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1988年议定书附则I第25(2)条规定:“在所有露天甲板的四周应装设栏杆或舷墙。”现某货船具有

题目
多选题
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1988年议定书附则I第25(2)条规定:“在所有露天甲板的四周应装设栏杆或舷墙。”现某货船具有舯部甲板室及尾部上层建筑,请问下述那些要求是正确的。()
A

甲板室顶甲板四周可不设栏杆

B

甲板室顶甲板四周应设置栏杆

C

上层建筑甲板端部开敞部分可不设栏杆

D

上层建筑甲板端部开敞部分应设栏杆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973年IMO在伦敦召开国际海洋污染会议,制定了《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该公约是一个()的国际公约,其结构()。

A、综合防止海洋污染/正文和附则

B、综合防止海洋污染/正文、议定书和附则

C、防止海洋油污染/正文、和附则

D、防止海洋油污染/正文、议定书


参考答案:B

第2题:

SOLAS公约附则第Ⅺ章第2条将《73/78防污公约》适用于油船加强检验计划的范围扩大至适用于5年以上的______。

A.集装箱船

B.客船

C.滚装船

D.散货船


正确答案:D

第3题:

国际载重线证书1966,根据《载重线公约》第16条规定发给,适用 m及以上,并且总吨位 总吨及以上船舶。()

A.24 300

B.12 300

C.24 150

D.12 500


正确答案:C

第4题:

验船师在执行一艘2005年1月1日安放龙骨的6000总吨的普通干货船的初次检验时发现,在艏楼内,锚链舱设置了出入口,并装设了活动水密门予以关闭。请帮助验船师分析:锚链舱出入口用活动水密门予以关闭是否满足公约要求。()

  • A、满足LL公约要求。
  • B、不满足LL公约第22-2条第(2)款的要求,应该改为用坚固的盖并用间距紧密的螺栓紧固。
  • C、不满足LL公约第22-2条第(1)款的要求,锚链舱向上至露天甲板应为水密。不允许设置出入口。
  • D、不满足LL公约第22-2条第(3)款的要求,锚链管应装设永久性装附的关闭装置以使浸水减至最少。

正确答案:B

第5题:

下述关于船舶舷墙、栏杆、护舷材的表述,正确的有哪些要求()

  • A、自航船在每层甲板的两舷均应设置舷墙或栏杆。
  • B、非自航船可在两舷设置活动栏杆或防滑条。
  • C、对于客船、货船上设置的栏杆,其基本要求是不同的。
  • D、船舶两舷的钢质护舷材应采用加厚板或半圆形的护舷材,不允许采用其他的等效措施。

正确答案:A,B,C

第6题:

现行MARPOL73/78公约经过多次修正,现公约结构:()Ⅰ、正文有20条Ⅱ、二个议定书Ⅲ、三个议定书Ⅳ、六个附则Ⅴ、七个附则

A、Ⅰ+Ⅱ+Ⅴ

B、Ⅰ+Ⅱ+Ⅳ

C、Ⅰ+Ⅲ+Ⅳ

D、Ⅰ+Ⅲ+Ⅴ


参考答案:B

第7题:

《MARPOL73/78公约》附则I规定载重吨为()及以上的油轮应采取双壳船体结构。

  • A、2000吨
  • B、5000吨
  • C、10000吨

正确答案:B

第8题:

实施港口国监督检查依据的国际公约是:Ⅰ.SOLAS公约Ⅱ.国际载重线公约和吨位丈量公约Ⅲ.MARPOL公约Ⅳ.STCW公约

A.I~Ⅳ

B.Ⅱ~Ⅳ

C.Ⅰ~Ⅲ

D.Ⅰ、Ⅱ、Ⅳ


正确答案:A

第9题:

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1988年议定书规则第8条对载重线标示及线段勘划规定:“对圆圈、线段和字母应是勘划在船舷两侧的永久性标志”。当船是金属壳板时,船厂采用下列方法之一勘划上述标志,你认为哪种方法满足公约要求。()

  • A、将载重线标志的金属实样焊于船舷两侧,如船壳板为E级板,则将E级钢板预热焊条采用低氢焊条
  • B、用油漆将载重线标志绘于船舷两侧
  • C、将载重线标志嵌入船舷两侧壳板
  • D、在载重线标志的连线上打样冲

正确答案:A,C,D

第10题:

某内河A级航区航行货船,船长为48.5米,在验船师检验过程中发现该船中部货舱区未设置舷墙和栏杆,在船艏部分设置了栏杆高0.7m,船尾区域布置为舷墙,高度为0.6m,请问该船在船中区域是否可以不设舷墙或栏杆,其首尾区域舷墙、栏杆的设置是否合理?为什么?


正确答案: 可以不设。法规规定如果舷边过窄时,内河船舶允许不设舷墙或栏杆,但应在甲板上设置防滑设施。该船船艏设置不合理,船尾设置合理。该船船艏栏杆高度不够,法规要求其高度应不小于0.8m。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