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现场验船师在对一艘A级航区的非敞口货船(该船船长38米)中间检验时,发现船方因方便货物装卸,已将该船露天部分的货舱口围

题目
问答题
某现场验船师在对一艘A级航区的非敞口货船(该船船长38米)中间检验时,发现船方因方便货物装卸,已将该船露天部分的货舱口围板高度由0.4米改为0.3米。试分析这样的改动从什么方面影响船舶安全?若船方坚持要求这样的改动,该验船师应如何合理处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敞口船最高航区为C级,在厂方建造时,验船师发现一露天舱口围板高是75mm(非货舱口围板),立即要求厂方加高。为何?应至少加高到多少mm?


正确答案: 1、舱口围板高不能小于100mm(《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第5篇4.1.5.2条规定);
2、舱口围板高度应加高不得小于100mm。

第2题:

某现场验船师在对一艘A级航区的非敞口货船(该船船长38米)中间检验时,发现船方因方便货物装卸,已将该船露天部分的货舱口围板高度由0.4米改为0.3米。试分析这样的改动从什么方面影响船舶安全?若船方坚持要求这样的改动,该验船师应如何合理处理?


正确答案: 1、如此改动,实际增加了船的最小干舷,减少了该船的储备浮力,实质上原船检机构勘划的载重线标志已不能满足法规要求。
2、应要求船方按法规重新核算船舶最小干舷,现场验船师按批准的图纸资料重新戡划载重线标志。

第3题:

某现场验船师在对一艘A级航区的船长38米非敞口货船中间检验时,发现船方因方便货物装卸,已将该船露天部分的货舱口围板高度由0.4米改为0.3米。试分析这样的改动从什么方面影响船舶安全?若船方坚持要求这样的改动,该验船师应如何合理处理?


正确答案:1、实际减小了船的最小干舷,实质上改变了原船检机构勘划的载重线标志。
2、可要求船方依据法规重新计算船舶最小干舷,现场验船师按批准的图纸资料戡划载重线标志。

第4题:

2004年7月某在建敞口船,可在ABC级航区航行,下水前检验时,验船师发现左右舷载重线均在水尺前方600mm处,验船师当即要求厂方更正。如何更正?为何?


正确答案:右舷正确,左舷应更正;水尺移至载重线后 (《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第5篇附录Ⅰ第1条规定:在船长中点两舷勘划水尺标志时,应在离载重线圆环中心向左600mmm处。)

第5题:

某敞口船航区为C级。在建造过程中,验船师发现舱口围板高为85mm,验船师要求厂方加高,请问这样做对否?并请说出措施及依据。


正确答案: 对。应将该舱口围板加高至100mm及以上,法规规定船舶的舱口围板和舱室或舱棚门槛的实际高度不得小于100mm。

第6题:

某内河货船,船长21米,验船师登船检验时发现,该船首尖舱做为干舱,未装设抽水设备,验船师根据法规对此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试问验船师应该提出什么整改意见?


正确答案: 首尖舱如做干舱,须装舱底水支管及吸口或有效的手动泵排水。

第7题:

验船师在对某1300总吨货船进行检验时发现,该船的甚高频电话为1台。验船师要求船东再增加1台。此要求是否合理?为什么?


正确答案: 合理,因为大于等于1000总吨的货船要求配备2台甚高频电话。

第8题:

某敞口船最高航区为C级,在厂方建造时,验船师发现露天一舱口围板高是75mm,立即要求厂方加高。为何?


正确答案: 舱口围板高不能小于100mm(《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第5篇4.1.5.2条规定:船舶的舱口围板和舱室或舱棚门槛的实际高度不得小于100mm)

第9题:

一艘船长为50.0米的内河A级航区自卸砂船,在检验过程中发现该船的舱口围板加高了0.5米,该船吨位()重新进行计算。


正确答案:必须

第10题:

一艘航行于内河A级航区的敞口船,船长为48米,舱口围板36.8米,围板顶缘平行于基线,围板顶缘距干舷甲板的距离为:船中处是800mm,前端处是500mm,后端处是600mm,某验船师在审查该干舷计算书时发现,设计者在计算舱口围板高度对干舷的修正时,hc取船中处的围板高度来计算,由于船中处的围板高度为800mm,大于规范650mm的要求,故不作干舷修正。而验船师则提出hc应取舱口围板距干舷甲板最低处的高度,即舱口围板前端处的高度500mm来计算,应增加船舶的干舷。请问该验船师的提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不正确。因为甲板开口围板高度对干舷的修正,是考虑开口围板围成的空间在船舶进水前可提供排水体积,即储备浮力,而干舷甲板以上开口围板围成的体积按标准船提供的剩余浮力为Lc×Bc×(hb-hC.,所以hc可取干舷甲板以上的最大水平高度。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