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0岁,慢性支气管炎,在闻到探视者带来的鲜花时,哮喘发作,自感胸闷,气急,有痰不易咳出,具有喘憋感,呼吸30

题目
单选题
患者,女性,40岁,慢性支气管炎,在闻到探视者带来的鲜花时,哮喘发作,自感胸闷,气急,有痰不易咳出,具有喘憋感,呼吸30/min,病人的呼吸发生了异常改变为
A

频率异常

B

节律异常

C

深浅度异常

D

音响异常

E

快慢异常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女性,40岁,慢性支气管炎,在闻到探视者带来的鲜花时,哮喘发作,自感胸闷,气急,有痰不易咳出,具有喘憋感,呼吸30次/分。

患者的呼吸发生的异常改变为

A.频率异常

B.节律异常

C.深浅度异常

D.音响异常

E.快慢异常


正确答案:A
患者呼吸30次/分,明显高于正常成人20±2次/分的呼吸频率。

第2题:

患者女,61岁。夜间睡觉时突感胸闷、气急而憋醒,伴咳嗽、咳泡沫痰、肺部有哮鸣音。该患者最可能出现了( )。

A.神经官能症
B.心源性哮喘
C.呼吸衰竭
D.劳力性呼吸困难
E.肺梗塞

答案:B
解析:
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心源性哮喘。典型发作多发生在夜间熟睡1~2h后,患者因气闷、气急而突然惊醒,被迫立即坐起并打开窗户,意欲减轻窒息感,伴以阵咳、哮喘性呼吸音或咳泡沫样痰。

第3题:

患者男性,20岁,反复发作性喘憋10余年,多于夏秋季发作,伴咳嗽白色泡沫痰,流鼻涕,打喷嚏,此次喘憋发作持续2天,呼吸困难,大汗,双肺可闻及广泛哮鸣音,心率128次/分,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860×106/L(860/立方毫米),确切的诊断是()。

A.外源性哮喘

B.内源性哮喘

C.心源性哮喘

D.重度哮喘

E.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正确答案:D

第4题:

患者,男性,52岁,慢性支气管炎。春季花开时,哮喘发作,自感胸闷、气急,有痰不易咳出,具有喘憋感,呼吸30/min。

该患者呼吸困难的特点是
A.短促呼吸
B.间停呼吸
C.潮式呼吸
D.吸气性呼吸困难
E.呼气性呼吸困难

答案:E
解析:

第5题:

患者,男性,52岁,慢性支气管炎。春季花开时,哮喘发作,自感胸闷、气急,有痰不易咳出,具有喘憋感,呼吸30/min。

该患者的呼吸异常改变于
A.呼吸浅慢
B.潮式呼吸
C.音响异常
D.频率异常
E.深浅度异常

答案:D
解析:

第6题:

哮病的主要临床特点是

A.喉间痰鸣,呼吸急促
B.咳嗽气急,张口抬肩
C.气急喘促,咳吐浊唾
D.呼吸困难,气喘发憋
E.气急喘促,咳吐脓血

答案:A
解析:
考点:1.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特征。2.《内经》有哮病症状、病因病机的记载("起则熏肺,使人喘鸣"),《金匮要略》曰:"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明确指出了哮病发作时的特征及治疗,并从病理上将其归属于痰饮病中的"伏饮"证。《丹溪心法》首创哮喘病名,并有专篇论述,认为"哮喘专主子痰",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明朝虞抟《医学正传》进一步对哮与喘作了明确的区别:"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3.哮病包括西医学的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嗜酸性细胞增多症(或其他急性肺部过敏性疾患)引起的哮喘。

第7题:

患者,男性,52岁,慢性支气管炎。春季花开时,哮喘发作,自感胸闷、气急,有痰不易咳出,具有喘憋感,呼吸30/min。

护士立即采取的最佳护理措施为
A.氧气吸入
B.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C.报告医生
D.卧床休息,减少探视
E.给予静脉滴注氨茶碱

答案:A
解析:

第8题:

6岁男孩,支气管哮喘发作,喘憋明显,指趾端及口唇发绀,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最主要的护理措施是( )

A.吸氧

B.教授患儿咳嗽技巧

C.补充液体

D.吸痰

E.舒适坐位


正确答案:C

第9题:

患者,男性,52岁,慢性支气管炎。春季花开时,哮喘发作,自感胸闷、气急,有痰不易咳出,具有喘憋感,呼吸30/min。

该患者肺上叶有炎性分泌物蓄积,护士为其行体位引流,正确的是
A.头高足低位
B.头低足高位
C.端坐位
D.半坐位
E.俯卧位

答案:D
解析:

第10题:

患者男性,48岁,反复发作性喘憋8年,加重1周,夜间不能平卧。入院后查体:双肺散在哮鸣音,呼吸30次/min。既往有甲亢病史。入院后给予氨茶碱和沙丁胺醇(舒喘灵)等治疗。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B心原性哮喘

C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D急性肺水肿

E肺栓塞


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