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见的组织培养方式是()。

题目
单选题
最常见的组织培养方式是()。
A

静止培养

B

转管培养

C

悬浮培养

D

克隆培养

E

混合培养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组织培养是分离和培养病毒以及进行病毒学实验研究的简便而有效的工具和手段。在组织培养系统中判定病毒增殖的最直接方法是观察

A、病毒感染力

B、病毒数目

C、细胞病变

D、细胞数目

E、细胞活性


参考答案:C

第2题:

依据培养方式,可将植物组织培养分为()、()


正确答案:固体培养;液体培养

第3题:

组织培养是分离和培养病毒以及进行病毒学实验研究的简便而有效的丁具和手段。近年来,许多新的动物病毒,就是通过组织培养方法而被发现。在组织培养系统中直接判定病毒增殖的最直接方法是下列哪一点?( )

A、细胞数目改变

B、病毒增加

C、细胞活性改变

D、病毒病变

E、细胞病变


正确答案:E

第4题:

在组织培养中,非洲菊是靠丛生芽的方式进行繁殖的,而蝴蝶兰是以()的方式进行快繁的。


正确答案:原球茎增殖

第5题:

简述药用植物组织培养常见问题和对策。


正确答案: 1、污染及控制
(1)材料带菌与控制控制方法:彻底灭菌(2)接种污染与控制。(3)培养过程感染与控制:对培养空间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及时清除污染材料,转移继代材料。(4)培养基的污染与控制:在培养基中加入抑菌剂
2、外植体褐化与控制
1)、与植物的种类与品种有关控制的措施有:1、在外植体消毒灭菌前用流水冲洗一段时间,以清洗部分酚类化合物和底物;2、接种后在短时间内(1周内)多次转接到新鲜培养基上,直至褐化现象基本消失;3、先短期用液体培养基进行震荡培养,待褐化现象减轻后再转入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2)、与外植体的年龄有关措施:切取幼龄的茎尖、顶芽分生组织、带芽茎段等做外植体接种较
3)、与外植体的取样时间有关在春季切取的生长旺盛部位的外植体褐化较轻,
4)、与培养基有关:控制的措施:利用吸附剂减低或清除酚类产物,改变氧化—还原势。常用的还原剂有维生素c
5)、与培养方式有关(1)调节外植体在培养基中的放置方式(2)改变培养方法。(3)缩短转瓶周期。(4)调节光照。3、试管苗的玻璃化与控制常用的措施有:(1)选择合适的外植体。(2)琼脂的调节。(3)碳源的调节。(4)激素调节。(5)湿度调节。采(6)温度调节。(7)光照调节.(8)改变供氮形式。9)氯离子调节。(10)尽量减少创伤乙烯产生。(11)在培养基中可附加聚乙烯醇(PVA.、活性炭等,降低玻璃苗的产生。
4、变异:(1)选择适宜的再生途径(2)植物生长物质选择(3)离体培养和继代时间的调节
5、材料死亡
6、黄化
7、增殖率过低或过高
8、组培苗瘦弱或徒长

第6题:

上市公司最常见、最典型的收购方式是借壳上市。()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7题:

离子色谱最常见的分离方式为();最通用的检测方式为()。


正确答案:离子交换;电导检测

第8题:

最常见的组织培养方式是

A、静止培养

B、转管培养

C、悬浮培养

D、克隆培养

E、混合培养


参考答案:A

第9题:

组织培养繁殖是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于()、()器官均可用组织培养发培育成苗。


正确答案:孢子;营养

第10题:

什么是组织培养?组织培养的优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活器官、组织或细胞置于培养基内,并放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连续培养而成的细胞、组织或个体
优点:1、繁殖速度快、繁殖系数大;
2、繁殖方式多:有短枝扦插、芽增殖、原球茎、器官分化和胚状体发生。适用的品种多;
3、繁殖后代整齐一致,能保持原有品种的优良性状
4、可获得无毒苗;
5、可进行周年工厂化生产;
6、济经效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