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下列药物中用中火炮制的是:
A、蜜炙黄芪
B、酒炙丹参
C、盐炙牛膝
D、酒炙大黄
E、盐炙杜仲
第2题:
淫羊藿常用的炮制方法是
A.酒炙法
B.醋炙法
C.盐炙法
D.油炙法
E.姜炙法
第3题:
盐炙法的炮制工艺如何?
第4题:
酒炙法的炮制目的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1)改变药性,引药上行:临床上常用的一些苦寒药,性本沉降下行,多用于清中、下焦湿热。酒炙后不但能缓和寒性,免伤脾胃阳气,并可借酒升提之力引药上行,而能清上焦邪热。如大黄、黄连、黄柏等。
(2)增强活血通络作用:酒制能改变药物组织的物理状态,有利于成分的浸润、溶解、置换、扩散与溶出过程的进行,即可产生某些“助溶”作用,提高有效成分的溶出率。临床上常用的一些活血祛瘀、通络药多用酒炙,一方面使酒与药物协同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使药物有效成分易于煎出而增强疗效。如当归、川芎、桑枝等。
(3)矫臭去腥:一些具有腥气的动物类药物,经酒炙后可除去或减弱腥臭气。如乌梢蛇、蕲蛇、紫河车等。
略
第5题:
第6题:
宜用中火炮制的饮片是
A、盐炙知母
B、蜜麻黄绒
C、蜜炙甘草
D、盐炙杜仲
E、醋炙柴胡
第7题:
第8题:
下列药物炮制后对其升降浮沉影响的有:
A、盐炙砂仁
B、盐炙黄柏
C、酒炙黄芩
D、酒炙大黄
E、炒制莱菔子
第9题:
盐炙的炮制目的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盐炙的主要目的:
①引药下行,增强疗效。一般补肾药如杜仲、巴戟天、韭菜子等盐炙后能增强补肝肾的作用。小茴香、橘核、荔枝核等药,盐炙后可增强疗疝止痛的功效。车前子等药,盐炙后可增强泻热利尿的作用。益智仁等药,盐炙后则可增强缩小便和固精作用。
②增强滋阴降火作用。如知母、黄柏等药,用盐炙可起协同作用,能增强滋阴降火、清热凉血的功效。
③缓和药物辛燥之性。如补骨脂、益智仁等药辛温而燥,容易伤阴,盐炙后可拮抗辛燥之性,并能增强补肾固精的功效。
略
第10题:
简述盐炙补骨脂的炮制方法和炮制作用。
取净补骨脂,加盐水拌匀,闷润,待盐水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鼓起、进裂并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晾凉。每100kg补骨脂,用盐2ks。盐炙并炒香,可引药人肾,增强温肾助阳、纳气、止泻的作用。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