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牙列的临床分期及其临床标志。

题目
问答题
简述牙列的临床分期及其临床标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发热的临床分期及其热代谢的特点


参考答案:发热的临床分期及其热代谢特点:(1)体温上升期:产热大于散热。(2)高热持续期(高峰期) :产热和散热在高水平 上平衡。(3)体温下降期(过热期) :散热大于产热。

第2题:

试述肝性脑病的临床分期及其主要表现。


正确答案: 肝性脑病又称肝昏迷,临床上以意识障碍和昏迷为主要表现,其分期及主要表现如下。
(1)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及行为异常,如欣快或淡漠,衣冠不整或随地便溺。吐词不清,应答准确。可有扑击震颤(或称肝震颤)。脑电图正常。历时数天至数周。
(2)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及行为失常为主。上述一期症状加重。定向力及理解力减退。昼睡夜醒及语言书写障碍。可有幻觉、狂躁等。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扑击震颤存在。脑电图出现异常慢波。
(3)三期(昏睡期):终日昏睡,但可唤醒,语无伦次,明显精神错乱,有幻觉,尚可引出扑击样震颤。脑电图经常不正常。
(4)四期(昏迷期):昏迷,可有或无痛觉,扑击样震颤一般不能引出。脑电图经常不正常。

第3题:

简述压疮的病理分期及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根据压疮损伤程度的不同可将压疮分为:I期:淤血红润期。皮肤出现红、肿、热、痛或麻木解除压力30min后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此期皮肤完整性未被破坏为可逆性改变。Ⅱ期:炎性浸润期。皮肤的表皮层、真皮层或二者发生损伤或坏死。受压部位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常有水泡形成。水泡极易破溃破溃后显露潮湿、红润的创面患者有疼痛感。Ⅲ期:浅度溃疡期。全层皮肤破坏可深及皮下组织和深层组织。表皮水泡逐渐扩大、破溃真皮层创面有黄色渗出液感染后表面有脓液覆盖致使浅层组织坏死形成溃疡。疼痛感加重。Ⅳ期:坏死溃
根据压疮损伤程度的不同,可将压疮分为:I期:淤血红润期。皮肤出现红、肿、热、痛或麻木,解除压力30min后,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此期皮肤完整性未被破坏,为可逆性改变。Ⅱ期:炎性浸润期。皮肤的表皮层、真皮层或二者发生损伤或坏死。受压部位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常有水泡形成。水泡极易破溃,破溃后显露潮湿、红润的创面,患者有疼痛感。Ⅲ期:浅度溃疡期。全层皮肤破坏,可深及皮下组织和深层组织。表皮水泡逐渐扩大、破溃,真皮层创面有黄色渗出液,感染后表面有脓液覆盖,致使浅层组织坏死,形成溃疡。疼痛感加重。Ⅳ期:坏死溃

第4题:

简述软组织肿瘤的临床分期。


正确答案:标准:
(1)解剖部位(区域内,区域外);
(2)分级(低度和高度);
(3)有无转移。
1期:低度恶性,无转移,区域内或区域外。
2期:高度恶性,无转移,区域内或区域外。
3期:低度或高度恶性,有转移,区域内或区域外。

第5题:

科述发热的临床分期及其热代谢的特点。


正确答案: 1)体温上升期:产热大于散热;
2)高热持续期:产热和散热在高水平上平衡;
3)体温下降期:散热大于产热。

第6题:

简述Buerger病临床分期。


正确答案: 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呈周期性发作。可分为三期:
1、第一期;局部缺血期
2、第二期;营养障碍期
3、第三期;坏死期

第7题:

简述临床试验分期及其最低病例数要求。


正确答案: Ⅰ期临床试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20~30例)。
Ⅱ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100例)。
Ⅲ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确证阶段(300例)。
Ⅳ期临床试验:新药上市后申请人进行的应用研究阶段(2000例)。

第8题:

请简述该病的临床分期?


正确答案:

潜伏期;极期;缓解期;恢复期

第9题:

简述卵巢癌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1)CA125Ⅰ期卵巢癌病人和90%Ⅱ期以上的卵巢癌病人血清CA125升高,CA125和肿瘤大小及分期相关,并且在鉴别卵巢包块的良恶性上特别有价值,能协助制订正确的手术方案。CA125是少数正在试用于普查的肿瘤标志物。
(2)CEA和CA125联合测定,计算两者比例比单一标志好,可提高卵巢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3)唾液酸和唾液酸酰基转移酶、铁蛋白、广谱肿瘤标志物,常和其他标志联合应用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4)TPA、TPS和CEA以及糖蛋白抗原类标志联合应用判断卵巢癌有无转移。

第10题:

简述足藓的临床分期和各期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1)水泡鳞屑期
好发部位:趾间、足跖及足侧
皮损初起为针尖大小的深在水疱,散在或群集,可融合成多房形大疱,撕去疱壁露出蜂窝状基底及鲜红糜烂面,疱液清,壁厚发亮,不易破溃,水疱经数日后干涸,呈领圈状脱屑。皮损可以不断向四周蔓延。病情稳定时以脱屑为主。瘙痒明显。
(2)角化过度型
好发部位:足跟
皮损处多干燥,角质增厚,表面粗糙脱屑,纹理加深,易发生皲裂。皮损可向足背蔓延。一般无瘙痒,有皲裂时疼痛。
(3)浸渍糜烂型(间擦型)
好发部位:趾缝,以第3~4和4~5趾间多见
皮肤浸渍发白,表面松软易剥脱,露出潮红糜烂面甚至裂隙。有不同程度瘙痒,继发细菌感染时有恶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