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题善意取得[2011、2003、2019年真题]

题目
名词解释题
善意取得[2011、2003、2019年真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名词解释题
教育经费管理[2011年真题]

正确答案:
教育经费管理是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以及管理原则,对教育经费进行筹借、分配、使用、检查以及审计的过程。教育经费管理涉及诸多的国家法律法规、政府制定的规章制度等因素,并涉及较多的法律、财会、管理与信息处理等专业技术,具有很强的政策性、专业性与时效性。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名词解释题
土地所有权[2011年真题]

正确答案:
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度的法律体现形式,是土地所有者所拥有的、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排他性专有权利。土地所有权是土地产权权利束中最充分的一项物权,它由土地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及处分权等权能组成。它是其他物权的源泉和出发点,土地使用权、地役权、抵押权等物权都是土地所有权的派生权利。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受让人取得财产时出于善意指的是缔约时的善意而非受让时的善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第4题:

多选题
丁从丙处购得该手表的行为属于(  )。[2008年真题]
A

善意取得

B

无因管理

C

无效民事行为

D

侵权行为


正确答案: B,D
解析:
因为手表为赃物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且丁购买手表时也非以合理价格受让,故丁购买手表的行为不构成善意取得。另外,丁与丙之间显然也不存在无因管理关系。《合同法》第51条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丙将窃得的手表卖给丁,性质上属于无权处分。因该买卖合同未得到乙的追认,故应为无效合同。丁从丙手中购买手表时,并不知该表系丙盗窃所得,故其主观上并无过错,也不构成侵权行为。

第5题:

名词解释题
平等权[2003、2018年真题]

正确答案:
平等权,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不受任何差别对待和要求受国家同等保护的权利。平等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权利主体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与基本条件。平等权既是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实体性的权利,同时也是现实中实际运行的权利。平等权的基本特点有:①公民有权利要求国家给予平等的保护,国家有义务无差别地保护每一个公民的平等地位;②平等权意味着公民平等地行使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③平等权是实现其他基本权利的方法或手段。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名词解释题
非善意收购

正确答案:
非善意收购是指当友好协商遭拒绝时,并购方不顾被并购方的意愿而采取非协商性购买的手段,强行并购对方公司。
解析: 暂无解析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2011、2003年真题]

正确答案:
我国《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有两种: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
(1)一般保证,是指在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主合同纠纷经诉讼或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的,才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一般保证的特性包括:①一般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②必须在合同中已作了明确约定。
(2)连带责任保证,是指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既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担保法》规定,如保证合同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则依法应适用连带责任保证。
解析: 暂无解析

第8题:

(2007年真题)简述善意取得的含义与条件。


答案:
解析:
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人将其占有的他人的动产不法让与第三人,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即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原动产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的法律制度。善意取得的条件是:(1)标的物须为可以流通的动产。(2)让与人无转移动产所有权的权利。(3)受让人通过有偿行为取得动产。(4)受让人取得动产时出于善意。
注:上面所列为《物权法》通过之前的善意取得概念和构成要件,但《物权法》通过之后,善意取得的概念和构成要件已经发生变化,故考生不能再按照上面给出的标准答案复习,而应当按照《物权法》第106条的规定来确定善意取得的概念和构成要件。根据《物权法》第106条的规定,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或不动产的占有人,在不法将其占有的他人动产或不动产让与第三人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或不动产时系出于善意,即取得该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权,原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的法律制度。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为:(1)标的物必须是依法可以流通的动产或不动产。(2)受让人取得该动产或不动产时须出于善意。所谓善意,即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让与人为非所有人。(3)以合理的价格转让财产。即受让人通过有效交换支付了合理价款。(4)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即善意取得的财产已经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对于动产,必须发生了该财产占有的实际移转;对于不动产,善意取得获得的财产依照法律规定已经办理登记。

第9题:

问答题
名词解释:善意取得

正确答案:
解析:

第10题:

多选题
关于《物权法》规定的善意取得的条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2009年真题]
A

受让人受让该财产时是善意的

B

出让人须为无权处分人

C

受让人受让的财产须为动产

D

受让财产是以合理价格有偿取得的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物权法》第106条第1款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①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②以合理的价格转让;③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据此可知,善意取得制度的客体既包括不动产,也包括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