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的规定,关于缓刑,下列选项说法错误的是(    )。                            

题目
单选题
根据《刑法》的规定,关于缓刑,下列选项说法错误的是(    )。                                
A

对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B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

C

虽然故意杀人罪的法定最低刑为3年有期徒刑,但只要符合缓刑条件,仍然可以适用缓刑

D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对犯罪分子宣告缓刑的同时,宣告禁止令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缓刑,.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

A.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由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考察,如果没有发生法定撤销缓刑的事由,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即视为执行完毕

B.《刑法修正案(八)》规定,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因此,上述人只要实施了犯罪行为,必须无条件地适用缓刑

C.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D.累犯和首要分子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较大,因此都不能适用缓刑


正确答案:C
12.答案:C 考点:《刑法修正案(八)》对缓刑制度的新规定讲解:关于A项。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原来的“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由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考察”这句话已经修改为“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故A项错误。关于B项。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刑法修正案(八)》规定,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只有在符合缓刑的一般性条件的前提下,才能适用缓刑。即:(1)所判的刑罚必须是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2)必须同时符合如下条件:①犯罪情节较轻;②有悔罪表现;③没有再犯罪的危险;④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由此可见,上述三种人的缓刑适用并不是无条件的绝对适用,也必须满足缓刑的一般性条件才可。故B项错误。 关于C项。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这就起所谓的“禁止令”的内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上述禁止令的内容,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故C项正确。 。关于D项。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注意这里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而非一切首要分子,二者并非一个概念。因为首要分子除了在犯罪集团中有以外,还可以存在于聚众性犯罪之中。故D项错误。

第2题:

关于缓刑的考验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只要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无论在考验期内发现还是在考验期满后发现:都应当撤销缓开

B.缓刑考验期满,发现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犯罪行为没有处理,即发现“漏罪”的,也应当撤销缓刑

C.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应当撤销缓刑,按《刑法》第71条的规点,按照“先减后并”的原则实行数罪并罚

D.在缓刑考验期内发现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犯罪行为没有处理,即发现“漏罪”的,应当撤销缓刑,按《刑法》第70条的规定,按照“先并后减”的原则实行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BCD
56.答案:B、C、D 考点:缓刑的考验期讲懈:只要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不论是否在考验期内被发现,都应当撤销缓刑;而对于“漏罪”来说,只有在缓刑考验期内被发现的,才可以撤销缓刑,如果考验期满后才发现“漏罪”,则应当按照追诉时效的规定,看是否过了追诉时效,如果已过了追诉时效则不再予以追究;此外,在缓刑考验期内,无论是发现“漏罪”还是犯新罪,都只是按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决定应执行的刑罚,既不“先并后减”(漏罪),也不“先减后并”。(新罪)。综上,BCD当选。

第3题:

缓刑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和基层组织配合;被宣告缓刑的人应当遵守刑法的有关规定。对于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发现判决宣告前漏罪的,以及缓刑考验期内违反规定的,依照刑法规定处理。()


参考答案:对

第4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刑种。

A.无期徒刑

B.罚金刑

C.有期徒刑

D.死刑

E.缓刑


参考答案:A, C, D

第5题:

我国刑法规定的撤销缓刑的情形有哪些?


参考答案:

概念:缓刑是对所判刑罚附条件不执行的一种刑罚制度。对实现缓刑的犯罪分子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遵守一定的要求,否则缓刑可以予以撤销。
撤销缓刑的条件:
1、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罪或新发现的漏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相关规定执行。
2、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的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制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第6题:

适用缓刑需要符合刑法规定的条件。()


参考答案:对

第7题:

简述我国刑法规定的适用缓刑的条件。


参考答案:

依照刑法的规定,适用缓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犯罪分子被判处的刑罚是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
(2)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3)犯罪分子犯罪情节较轻并有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第8题:

关于缓刑,下列选项说法错误的是( )。

A.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B.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

C.对于数罪并罚但宣告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

D.故意杀人罪的法定最低刑为3年有期徒刑,只要符合缓刑条件,对犯故意杀人罪的犯罪分子仍然可以适用缓刑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缓刑。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由于刑法中各种减轻、免除处罚规定的存在,数罪并罚和故意杀人罪最后的宣告刑都有可能为3年以下,所以两者都有能够适用缓刑的可能。刑法中并未明确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能适用缓刑。

第9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刑法规定的刑种。

A.肉刑

B.流刑

C.有期徒刑

D.死刑

E.缓刑


参考答案:A, B, E

第10题: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些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

A.累犯

B.再犯

C.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D.聚众犯罪的首要分子


正确答案:AC
53.【答案】AC 【考点】 不适用缓刑的对象【解析】 《刑法》第74条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因此,A、C当选.B、D 不选.注意,《刑法》第97条规定:“本法所称首要分子,是指是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