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细菌性痢疾患者大便培养的阳性率,应注意的事项有()

题目
多选题
为提高细菌性痢疾患者大便培养的阳性率,应注意的事项有()
A

标本应及时送检

B

取脓血及黏液部分

C

可与小便混合

D

连续多次培养

E

在应用抗菌药物前进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儿男性,4岁,确诊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为预防传播,该患儿应采取隔离措施直至A.临床症状消失SXB

患儿男性,4岁,确诊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为预防传播,该患儿应采取隔离措施直至

A.临床症状消失

B.临床症状消失后3天

C.1次大便培养阴性

D.2次大便培养阴性

E.3次大便培养阴性


正确答案:E

第2题:

可疑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下列检查不正确的是

A.大便常规检查
B.大便细菌培养
C.血常规检查
D.大便涂片找痢疾杆菌
E.乙状结肠镜检查

答案:D
解析:

第3题:

可疑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下列检查不正确的是

A、大便常规检查

B、大便细菌培养

C、血常规检查

D、大便涂片找痢疾杆菌

E、乙状结肠镜检查


参考答案:D

第4题: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做血培养时,为提高阳性率,采血量应为5~8mL。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慢性隐匿型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特点是( )

A1年内有急性菌痢史

B无明显腹痛、腹泻

C大便常规有大量炎性细胞

D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

E肠黏膜有痢疾溃疡


A,B,D,E

第6题:

患儿男,4岁。确诊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为预防传播,该患儿应隔离至

A、临床症状消失

B、临床症状消失后3天

C、1次大便培养阴性

D、2次大便培养阴性

E、3次大便培养阴性


参考答案:E

第7题:

为提高细菌性痢疾大便培养的阳性率,应注意下列各项,除外

A.取脓血及黏液部分
B.连续多次培养
C.标本应新鲜
D.可与小便混合
E.尽量在应用抗菌素药物前进行

答案:D
解析:

第8题:

女性,25岁。1周前因发热、腹痛、腹泻来门诊就诊,大便每天10余次,为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按急性细菌性痢疾治疗5天,症状好转,昨日进食不洁水果,再次腹痛、腹泻,每天20余次,为黏液脓血便。该患者临床诊断是A、急性细菌性痢疾普通型

B、急性细菌性痢疾轻型

C、慢性细菌性痢疾迁延型

D、慢性细菌性痢疾急性发作型

E、慢性细菌性痢疾隐匿型

下列检查最有助于该患者的确定诊断的是A、大便镜检

B、大便涂片

C、大便培养

D、乙状结肠镜检

E、免疫荧光法检查大便中的痢疾杆菌抗原

目前对该患者的治疗最有效的抗菌药物是A、氯霉素

B、黄连素

C、诺氟沙星

D、复方磺胺甲噁唑

E、青霉素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C


问题 3 答案:C

第9题:

为提高细菌性痢疾患者大便培养的阳性率,应注意的事项有()

  • A、标本应及时送检
  • B、取脓血及黏液部分
  • C、可与小便混合
  • D、连续多次培养
  • E、在应用抗菌药物前进行

正确答案:A,B,D,E

第10题:

为提高细菌性痢疾大便培养的阳性率,应注意下列各项,除外()。

  • A、尽量在应用抗菌素药物前进行
  • B、标本应新鲜
  • C、取脓血及黏液部分
  • D、连续多次培养
  • E、可与小便混合

正确答案: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