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能感受光的刺激,凡波长在()纳米(毫微米)的光波,均可使()产生兴奋,并同时产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

题目
填空题
视网膜能感受光的刺激,凡波长在()纳米(毫微米)的光波,均可使()产生兴奋,并同时产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产生闪光融合的原因包括()。

A.视网膜在光刺激时需要一定的时间把光能转换为神经反应,在光消失时又需时间停止反应

B.在闪光频率超过感受器启动和停止兴奋速度时,神经反应就会相互重合、叠加在一起

C.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的增加,人们会产生融合连续的感觉

D.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的减少,人们会产生融合连续的感觉

E.光刺激太强了


正确答案:ABC

第2题: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
(A)波长在380~780纳米的电磁波
(B)波长在16~20000纳米的电磁波
(C)紫外线
(D)红外线


答案:A
解析: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纳米至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光波)。比380纳米短的电磁波,叫紫外线;比780纳米长的电磁波,叫红外线。这两种电磁波人都看不到。

第3题:

关于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不正确的叙述是

A.感受器有换能作用

B.感受器只对适宜刺激发生反应

C.感受器对刺激能产生适应现象

D.感受器的敏感性可受中枢控制

E.受到刺激时可产生感受器电位


正确答案:B

16.答案:B

[考点]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分析] 感受器对适宜刺激敏感是感受器的生理特征之一,但感受器不只是对适宜刺激发生反应,对一些非适宜刺激也可起反应。AC也是感受器的生理特征。E是实现换能作用(A)的开始。D是对感受器敏感性的进一步的说明,是正确的。

第4题:

视网膜能感受光的刺激,凡波长在()纳米(毫微米)的光波,均可使()产生兴奋,并同时产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


正确答案:400-800;锥体和杆体

第5题: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

A、波长在380-780纳米的电磁波
B、波长在16-20000纳米的电磁波
C、紫外线
D、红外线

答案:A
解析: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又称为光波。波长低于380纳米的电磁波(如紫外线)和波长高于780纳米的电磁波(如红外线),是人的肉眼看不到的。

第6题: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 )之间的电磁波。

A.10纳米~100纳米

B.80纳米~280纳米

C.380纳米~780纳米

D.800纳米~1200纳米


正确答案:C

第7题: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 )。单选

A. 波长在380~780纳米的电磁波
B. 波长在16~20000纳米的电磁波
C. 紫外线
D. 红外线

答案:A
解析:
知识点: 基础心理学 /感觉
视觉的适宜 刺激是 380 纳米到 780 纳米的电磁波

第8题:

可兴奋细胞发生兴奋的相对不应期内( )

A.对阈上刺激不发生反应

B.阈上刺激才能产生反应

C.阈刺激能产生动作电位

D.对阈下刺激可发生反应

E.自动发放神经冲动


正确答案:B
在绝对不应期后的一段时间内,处于关闭的通道数量较少(部分通道尚处于复活的过程中),因此必须给予较强的去极化刺激才能引发动作电位,即阈上刺激,表现为相对不应期。

第9题: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  )。

A.波长在380~780纳米的电磁波
B.波长在16~20000纳米的电磁波
C.紫外线
D.红外线

答案:A
解析: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光波)。比380纳米短的电磁波,叫紫外线;比780纳米长的电磁波,叫红外线。这两种电磁波人都看不到。

第10题: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760毫微米到380毫微米之间的光波,也叫()。


正确答案:可见光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