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经历了哪些演变?

题目
问答题
汉字经历了哪些演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股票发行审核制度经历了哪些演变?


正确答案: 我国股票发行审核制度的演变,总体来看经历了从审批制到核准制的转变过程。这一过程又分别或同时并行着“额度管理”、“指标管理”、“通道制”和“保荐制”四个阶段,其中“额度管理”和“指标管理”属于审批制,“通道制”和“保荐制”属于核准制。
(1)“额度管理”阶段(1993-1995年)。主要做法是,国务院证券监管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及资本*市场实际情况,先确定融资总额度,然后根据各个省级行政区域和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需要进一步分配总额度,再由省级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来选择和确定可以发行股票的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
(2)“指标管理”阶段(1996-2000年)。这一阶段实行“总量控制,限报家数”的做法,由国务院证券主管部门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发行上市的企业家数,然后向省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下达股票发行家数指标,省级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在上述指标内推荐预选企业,证券主管部门对符合条件的预选企业同意其上报发行股票正式申报材料并审核。
(3)“通道制”阶段(2001年3月-2004年12月)。2001年3月实行了核准制下的“通道制”,也就是向综合类券商下达可以推荐拟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家数。只要具有主承销商资格,就可获得2至9个通道,具体通道数主要以2000年该主承销商所承销的项目数为基准,新的综合类券商将有2个通道数。主承销商的通道数是其可以在同一时点推荐申报的拟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家数。“通道制”下股票发行“名额有限”的特点未变,但“通道制”改变了过去行政机制遴选和推荐发行人的做法,使主承销商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股票发行风险,同时也获得了遴选和推荐股票发行的权力。2004年2月保荐制度实施后,“通道制”并未立即废止,每家券商仍需按通道报送企业,直至2004年12月31日彻底废止了“通道制”。因此2004年2月-2004年12月为“通道制”与“保荐制”并存时期。
(4)“保荐制”阶段(2004年2月至今)。“保荐制”下,企业发行上市不但要有保荐机构进行保荐,还需要具有保荐代表人资格的从业人员具体负责保荐工作。保荐工作分为两个阶段,即尽职推荐阶段和持续督导阶段。“保荐制”的核心内容是进一步强化和细化了保荐机构的责任,尤其是以保荐代表人为代表的证券从业人员的个人责任。实施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是深化发行审核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是对证券发行上市建立市场约束机制的重要制度探索,将推动证券发行制度从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变。

第2题:

货币形式的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其发展具有怎样的趋势?


正确答案:从总的趋势来看,货币形式随着商品产生流通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演变,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一般价值形态转化为货币形式后,有一个漫长的实物货币占主导地位的时期。实物货币都具有无法消除的缺陷,因为许多实物货币都形体不一,不易分割、保存,不便携带,而且价值不稳定,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交易的扩大,实物货币逐渐被金属货币替代。
(2)从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的转化。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特别是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人们找到适宜作为货币材料的金属来充当货币。与实物货币相比,金属货币具有价值稳定、易于分割、易于储藏等优势,更适宜于充当货币。但是金属货币的数量受金属的贮藏和开采量的先天制约,同时金属货币在进行大额交易时不便携带,也影响了金属货币的使用。
(3)从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转化。信用货币产生于金属货币流通时期,信用货币主要有两种形式:纸币现钞和存款货币。在上个世纪30年代以前,信用货币可以直接兑现或部分有条件兑现金属货币,后来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矛盾激化和战争的影响,金属货币制度受到破坏,政府滥用信用货币发行权造成通货膨胀,使信用货币的兑现性大大削弱,金属货币自由铸造和流通的基础也遭到破坏,于是各国政府在30年代纷纷放弃金属货币制度,实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近几十年来,信用货币的使用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现钞、支票等形式向无形的电子货币形式发展,例如银行在商场等消费场所安装终端机,顾客在支付时只需使用银行卡,计算机就自动划拨帐款,自动清算。电子货币作为现代经济高度发展和金融业技术创新的成果,比传统的信用货币更方便、准确、安全和节约,是货币作为交易媒介不断进化的表现,代表着信用货币形式的发展趋势。

第3题:

汉字形体的演变依次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楷书、隶书、草书等阶段。( )


答案:错
解析:
汉字形体的演变依次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等
阶段。

第4题:

汉字形体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个阶段,()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 A、篆书
  • B、金文
  • C、隶书
  • D、楷书

正确答案:C

第5题:

汉字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发展中其形体不断演变,主要经历了()几个阶段

  • A、甲骨文
  • B、金文
  • C、小篆
  • D、隶书、楷书

正确答案:A,B,C,D

第6题:

汉字字体的演变主要经过了哪些阶段?各种字体主要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说隶书的出现是古汉字演变为现代汉字的转折点?


正确答案: 汉字字体的演变主要经过了
甲骨文:字形由细瘦的线条构成,多直笔,拐弯处多是方笔,棱角分明,外形参差不齐,字的大小也不统一。
金文:笔画肥大厚实、丰满圆浑。篆书:结构匀称、整齐,线条略带弧形,偏旁也较为固定,字形进一步趋于定型化。
隶书:隶书变古汉字的曲线线条为方折,变弧形为直线,从而形成笔画,这就突破了古代汉字的基本体式,形成扁方形字体。隶书的笔画是平直的,笔势舒展,每个字都用“挑法”,有波磔(即写捺笔有折波),字字有棱角。隶书用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转写篆书所发生的汉字字体的变化,文字学上一般称为“隶变”。隶变改造了小篆的偏旁,使汉字进一步变成纯粹符号性质的文字,大大降低了汉字的繁难程度,奠定了楷书的基础。
楷书:隶书的波磔笔法被取消,笔画更加平直显化,字形方正,也更加简化,易于书写。

第7题:

金属货币主要沿着两个方向演变:一是经历了由()到贵金属的演变;二是经历了()由()到铸币的演变。


正确答案:贱金属、称量货币

第8题:

汉字经历了哪些演变?


正确答案:由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金文,秦朝的篆体,汉朝的隶书,逐步演步成魏碑、唐楷,以及宋行书和明小楷等。

第9题:

品质管理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不断的演变进化,其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哪些阶段?


正确答案: 第一阶段:操作者质量管制(十九世纪前)
第二阶段:领班者质量管制(十九世纪)
第三阶段:检验员质量管制(一战前后)
第四阶段:统计质量管制(二战前)
第五阶段:全面质量管制(二战后)
第六阶段:全公司管理(60年代)
第七阶段:全集团质量管制(80年代后)

第10题:

2013年,随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节目的热播,社会上出现了“汉字热”,汉字这一优美的文字,经历了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大篆、六国古文,进而到小篆、再到隶书,进而到楷书、草书、行书的演变过程。其中,( )是古文字和现代文字的分水岭。

  • A、金文演变为大篆 
  • B、六国古文演变为小篆 
  • C、小篆演变为隶书 
  • D、隶书演变为楷书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