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水未能顶破黏性土与植物根交织胶结的地表土层而形成的鼓包称为()。

题目
单选题
渗水未能顶破黏性土与植物根交织胶结的地表土层而形成的鼓包称为()。
A

隆起

B

鼓肚

C

“牛皮包”

D

凸起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渗流作用下,非黏性土土体内的细小颗粒沿着粗大颗粒问的孔隙通道移动或被渗流带出,致使土层中形成孔道而产生集中涌水的现象称为(  )。

A.流土
B.接触冲刷
C.管涌
D.接触流土

答案:C
解析:
在渗流作用下,非黏性土土体内的细小颗粒沿着粗大颗粒间的孔隙通道移动或被渗流带出,致使土层中形成孔道而产生集中涌水的现象称为管涌。故本题应选C。

第2题:

关于覆盖型岩溶地面塌陷形成的主要因素,下列几种说法中()不妥。
A.水位能在土岩界面上下波动比不能波动对形成岩溶塌陷的影响大
B.砂类土比黏性土对形成岩溶塌陷的可能性大
C.多元结构的土层比单层结构的土层更容易形成岩溶塌陷
D.厚度大的土层比厚度薄的土层更容易形成岩溶塌陷


答案:D
解析:

第3题:

由地表水下渗发生机械潜蚀作用形成的土洞的主要形成因素有( )。

A. 土层的性质

B. 土层底部必须有排泄水流和土粒的良好通道

C. 土层中存在岩溶和裂隙

D. 地表水能直接渗入土层中


正确答案:ABD

第4题:

不属于路基填筑过程中翻浆原因的是()

  • A、近地表下1~3m处有杂填土层
  • B、坑塘、水池排水后的淤泥含水量大,填土无法排淤
  • C、近地表下l~3m处有淤泥层
  • D、所填土中黏性土和非黏性土混填,黏性土含水量大,碾压中黏性土呈泥饼状形,成局部翻浆

正确答案:A

第5题:

在渗流作用下,非黏性土土体内的细小颗粒沿着粗大颗粒间的孔隙通道移动或被渗流带出,致使土层中形成孔道而产生集中涌水的现象称为()

A、管涌
B、流土
C、接触冲刷
D、接触流失

答案:A
解析:
在渗流作用下,非黏性土土体内的细小颗粒沿着粗大颗粒间的孔隙通道移动或被渗流带出,致使土层中形成孔道而产生集中涌水的现象称为管涌

第6题:

不属于路基填筑过程中翻浆原因的是。( )

A.近地表下1~3m处有杂填土层
B.坑塘、水池排水后的淤泥含水量大,填土无法排淤
C.近地表下1~3m处有淤泥层
D.所填土中黏性土和非黏性土混填,黏性土含水量大,碾压中黏性土呈泥饼状,形成局部翻浆

答案:A
解析:
路基填筑过程中翻浆原因的是:1.坑塘、水池排水后的淤泥含水量大,填土无法排淤;2.近地表下1~3m处有淤泥层;3.所填土中黏性土和非黏性土混填,黏性土含水量大,碾压中黏性土呈泥饼状,形成局部翻浆

第7题:

静力触探试验适用于()。
A.中等风化土、淤泥、黏性土B.粉土、密实粉砂、黏性土、淤泥
C.黏性土、填土、密实粉砂
D.软土、一般黏性土、粉土、砂土及含少量碎石的土层


答案:D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2001) (2009年版)第10. 3. 1条规定,静力触探试验适用于软土、一般黏性土、粉土、砂土和含少量碎石的土。

第8题:

试说明包期带土层对下渗水量的调节与再分配作用。


参考答案:下渗到土壤中的水量,一部分被土壤吸收,成为土壤含水量增量;一部分以蒸、散发方式返回大气。当包气带未蓄满时,下渗水量将滞留在土壤中;当蓄满后,再渗入的水量在重力作用下产生壤中流和浅层地下径流。所以,包气带土壤层把入渗水量划分成土壤含水量增量、土壤蒸、散发量、壤中流流量和浅层地下径流流量几部分。

第9题:

薄壁取土器适用的土层为()。()

  • A、硬塑黏性土
  • B、流塑黏性土
  • C、软塑黏性土
  • D、砂土

正确答案:B,C

第10题:

若渗流出水口局部土体表面被顶破、隆起或某范围内的土颗粒同时起动被渗水带走则称为()。

  • A、漏洞
  • B、渗水
  • C、裂缝
  • D、流土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