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RI检查中,视网膜脱离的典型形态为()

题目
单选题
在MRI检查中,视网膜脱离的典型形态为()
A

“V”形 

B

弧形 

C

凸透镜形 

D

圆形 

E

波浪形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女,42岁,因“自觉左眼前固定黑影遮挡1 d”来诊。眼科查体:眼前段未见异常;散瞳眼底检查可见视盘鼻侧视网膜局限隆起,视网膜灰白,表面血管形态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A、视网膜脱离

B、脉络膜脱离

C、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

D、玻璃体后脱离

E、玻璃体内机化膜

F、原始永存玻璃体增生症

为明确诊断,还可以检查(提示 眼部二维超声:玻璃体内视盘鼻侧弧形条带状回声,分别与视盘及周边球壁回声相连,其下为无回声区,运动试验(+),后运动试验(-)。)A、视力

B、血常规

C、视野

D、眼部X线片

E、眼部CT

F、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

可以考虑的诊断为(提示 CDFI:带状回声上可见与视网膜中央动脉相延续的血流信号,频谱为动脉与静脉伴行的血流频谱。眼部CT:眼环内可见带状中密度影。)A、视网膜脱离

B、脉络膜脱离

C、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

D、玻璃体后脱离

E、玻璃体内机化膜

F、原始永存玻璃体增生症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EF


问题 3 答案:A

第2题:

眼科超声检查时发现:在眼球轴位层面显示倒八字形光带,宽口向前,窄口向后,与视乳头接触,横断面显示体内光环.请指出这最可能是()。

A、部分性视网膜脱离

B、完全性视网膜脱离

C、陈旧性视网膜脱离

D、脉脱性视网膜脱离

E、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答案:B

第3题:

某医院眼科门诊于2001年6月份共诊治患者2500例,其中视网膜脱离为50例,占总数的2.00%。下列叙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视网膜脱离的患病率为2.00%

B、视网膜脱离的发病率为2.00%

C、在门诊病人中视网膜脱离的构成比为2.00%

D、诊断视网膜脱离的敏感性为2.00%

E、诊断视网膜脱离的特异性为2.00%


参考答案:C

第4题:

Coats病变导致()

  • A、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 B、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 C、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 D、盘性视网膜脱离
  • E、大泡状视网膜脱离

正确答案:B

第5题:

以下疾病在闪光ERG检查中均表觋为a波与b波都下降,除外()。

  • A、视网膜中央动脉或静脉阻塞
  • B、视网膜色素变性
  • C、玻璃体积血
  • D、视网膜脱离
  • E、脉络膜视网膜炎

正确答案:A

第6题: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出现裂口引起的视网膜脱离,又称为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视网膜脱离类型,患病率大概是在()%左右。

A、0.3

B、0.4

C、0.5

D、0.6


答案:A

第7题:

玻璃体积血排除视网膜脱离时主要用()

  • A、眼部电生理检查 
  • B、眼部B型超声波检查 
  • C、眼部CT检查 
  • D、眼部MRI检查 
  • E、眼底镜检查

正确答案:A,B

第8题:

在MRI检查中,视网膜脱离的典型形态为()。

A、“V”形

B、弧形

C、凸透镜形

D、圆形

E、波浪形


参考答案:A

第9题:

眼部超声检查发现:一侧眼球玻璃体内出现双重强回声带,前方的强回声带凸面向前,后面的强回声带凹面向前,两个强回声带下有无回声区。最可能的诊断为()

  • A、部分视网膜脱离
  • B、完全视网膜脱离
  • C、陈旧性视网膜脱离
  • D、脉脱型视网膜脱离
  • E、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正确答案:D

第10题:

患者,男,外伤后行眼科超声检查时发现:玻璃体暗区内出现弧形强回声光带,界面整齐菲薄,面向前,光带与眼球壁之间为液性暗区,眼球运动时,可见光带轻度震颤,运动方向垂直于眼球壁根据上述检查结果,该患者最可能是()

  • A、部分性视网膜脱离
  • B、完全性视网膜脱离
  • C、陈旧性视网膜脱离
  • D、脉脱性视网膜脱离
  • E、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