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9岁,“发热伴右上肢疼痛1周”入院。入院查体:Bp120/72mmHg,体温40℃,心脏和两肺查体未见异常,脾

题目
单选题
患者男,39岁,“发热伴右上肢疼痛1周”入院。入院查体:Bp120/72mmHg,体温40℃,心脏和两肺查体未见异常,脾稍大,在手、足背皮肤有直径1~4mm的出血红斑,部分淤点成群,甲床下线状出血,右上肢触痛明显,右桡动脉搏动消失。入院后体温39~40℃,持续1周左右,血常规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手掌和足底改变考虑最可能是()
A

Janeway

B

痛风性结节

C

Osler小结

D

过敏性紫癜

E

类风湿性关节炎改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单选题
某女,30岁,甲状腺肿大、疼痛、心悸,乏力伴发热一周入院。3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查体:体温38.8℃,甲状腺Ⅱ度大,右叶可扪及小结节,压痛明显,未闻及血管杂音,心律齐,心率100次/分,两肺(-),肝脾未及。下列哪一项检查最为恰当?()
A

TGA

B

TT

C

I+TT

D

TRAb

E

TM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单选题
患者男,39岁,“发热伴右上肢疼痛1周”入院。入院查体:Bp120/72mmHg,体温40℃,心脏和两肺查体未见异常,脾稍大,在手、足背皮肤有直径1~4mm的出血红斑,部分淤点成群,甲床下线状出血,右上肢触痛明显,右桡动脉搏动消失。入院后体温39~40℃,持续1周左右,血常规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以下处理不适合的是()
A

氧哌嗪青霉素

B

胸部X线检查

C

血培养

D

超声心动图

E

抗结核治疗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男,40岁,因发热、右侧胸痛、咳嗽4天入院。查体:T39.5℃,右锁骨下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该患者右上肺叩诊音可能出现()

  • A、清音
  • B、浊音
  • C、实音
  • D、鼓音
  • E、过清音

正确答案:B

第4题:

30岁,男,因发热、右侧胸痛、咳嗽3天入院。3天来每日体温最低为39.2C,最高39.8℃。入院后查体:T39.5℃,右锁骨下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该患者右上肺叩诊音可能出现()

  • A、清音
  • B、浊音
  • C、实音
  • D、鼓音
  • E、过清音

正确答案:B

第5题:

患儿,男,6岁。发热伴右耳下疼痛3天,腹痛半天,入院。查体:体温40℃,右腮腺肿胀压痛明显,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护士考虑该患儿可能是腮腺炎并发()

  • A、脑膜炎
  • B、胰腺炎
  • C、睾丸炎
  • D、卵巢炎
  • E、胃肠炎

正确答案:B

第6题:

患者男,39岁,“发热伴右上肢疼痛1周”入院。入院查体:Bp120/72mmHg,体温40℃,心脏和两肺查体未见异常,脾稍大,在手、足背皮肤有直径1~4mm的出血红斑,部分淤点成群,甲床下线状出血,右上肢触痛明显,右桡动脉搏动消失。入院后体温39~40℃,持续1周左右,血常规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要确诊最有价值的指标是()

  • A、ASO、ESR
  • B、胸部X线检查
  • C、血管造影
  • D、超声心动图
  • E、出、凝血功能检查

正确答案:D

第7题:

患者男,39岁,“发热伴右上肢疼痛1周”入院。入院查体:Bp120/72mmHg,体温40℃,心脏和两肺查体未见异常,脾稍大,在手、足背皮肤有直径1~4mm的出血红斑,部分淤点成群,甲床下线状出血,右上肢触痛明显,右桡动脉搏动消失。入院后体温39~40℃,持续1周左右,血常规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手掌和足底改变考虑最可能是()

  • A、Janeway
  • B、痛风性结节
  • C、Osler小结
  • D、过敏性紫癜
  • E、类风湿性关节炎改变

正确答案:A

第8题:

患儿,男,6岁。发热伴右耳下疼痛3天,腹痛半天,入院。查体:体温40℃,右腮腺肿胀压痛明显,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护士考虑该患儿可能是腮腺炎并发

A.脑膜炎
B.胰腺炎
C.睾丸炎
D.卵巢炎
E.胃肠炎

答案:B
解析:
该题为专业知识记忆题。主要考查腮腺炎并发胰腺炎的典型表现。腮腺炎并发急性胰腺炎时,胰液中的各种酶被激活后发挥作用的共同结果是胰腺和胰周组织广泛充血、水肿甚至坏死,并在腹腔和腹膜后渗出大量的液体。患儿早期可出现休克,到疾病后期所产生的坏死组织又将因为细菌移位而继发感染,在腹膜后形成脓肿。而大量胰酶及有毒物质被腹膜吸收入血可导致心、脑、肺、肝、肾等器官的损害,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第9题:

患者男,39岁,“发热伴右上肢疼痛1周”入院。入院查体:Bp 120/72 mmHg,体温 40 ℃,心脏和两肺查体未见异常,脾稍大,在手、足背皮肤有直径1~4 mm的出血红斑,部分淤点成群,甲床下线状出血,右上肢触痛明显,右桡动脉搏动消失。入院后体温39~40 ℃,持续1周左右,血常规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首先考虑的主要诊断是A、SLE

B、闭塞性脉管炎

C、感染性心内膜炎

D、伤寒

E、类风湿关节炎

手掌和足底改变考虑最可能是A、Janeway

B、痛风性结节

C、Osler小结

D、过敏性紫癜

E、类风湿性关节炎改变

要确诊最有价值的指标是A、ASO、 ESR

B、胸部X线检查

C、血管造影

D、超声心动图

E、出、凝血功能检查

以下处理不适合的是A、氧哌嗪青霉素

B、胸部X线检查

C、血培养

D、超声心动图

E、抗结核治疗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A


问题 3 答案:D


问题 4 答案: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