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女性,28岁,反复右下腹痛、糊状便3年,无脓血,有时伴低热。查体:腹平软,右下腹可触及包块。下列哪项检查能够帮助确诊()A 血沉B 粪便潜血C 结肠镜检查D X线钡剂灌肠E 结核菌素试验

题目
单选题
女性,28岁,反复右下腹痛、糊状便3年,无脓血,有时伴低热。查体:腹平软,右下腹可触及包块。下列哪项检查能够帮助确诊()
A

血沉

B

粪便潜血

C

结肠镜检查

D

X线钡剂灌肠

E

结核菌素试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6 岁女性。1 年前因腹泻,右下腹包块行手术治疗。近期再次出现腹泻,排黏液便,无脓血,钡灌肠检查可见肠瘘。为明确诊断首选的化验、检查是()

A 血常规

B 血沉

C 粪便潜血试验

D 结肠镜检查

E 胃镜检查


【答案】D

第2题:

女性,28岁,反复右下腹痛、糊状便3年,无脓血,有时伴低热。查体:腹平软,右下腹可触及包块。

本病常见并发症为( )
A.肠穿孔
B.肠梗阻
C.癌变
D.腹腔脓肿
E.中毒性结肠扩张

答案:B
解析:

第3题:

女性,28岁,反复右下腹痛、糊状便3年,无脓血,有时伴低热。查体:腹平软,右下腹可触及包块。诊断首先考虑( )A、溃疡性结肠炎

B、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C、克罗恩病

D、肠结核

E、结肠癌

本病常见并发症为( )A、肠穿孔

B、肠梗阻

C、癌变

D、中毒性结肠扩张

E、腹腔脓肿

下列哪项检查能够帮助确诊( )A、血沉

B、粪便潜血

C、结肠镜检查

D、X线钡剂灌肠

E、结核菌素试验

如患者近1周腹痛、腹泻加重,大便6~7次/日,体温38.0℃。治疗应选用( )A、抗生素

B、糖皮质激素

C、免疫抑制剂

D、氨基水杨酸

E、手术治疗

如患者经用泼尼松治疗后病情无好转,应选用哪种治疗方案( )A、糖皮质激素加量

B、改用氨基水杨酸制剂

C、加用免疫抑制剂

D、加用抗生素

E、手术治疗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B


问题 3 答案:C


问题 4 答案:B


问题 5 答案:C

第4题:

女性,40岁,反复右下腹痛、糊状便5年,无脓血,有时伴低热。查体:腹平软,右下腹可触及包块。

下列哪项检查最有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 )
A.结肠镜检查
B.X线钡剂灌肠
C.粪便潜血
D.结核菌素试验
E.血沉

答案:A
解析:

第5题:

女性,28岁,反复右下腹痛、糊状便3年,无脓血,有时伴低热。查体:腹平软,右下腹可触及包块。

下列哪项检查能够帮助确诊( )
A.粪便潜血
B.血沉
C.结肠镜检查
D.结核菌素试验
E.X线钡剂灌肠

答案:C
解析:

第6题:

男性,32岁。以"反复腹痛8年"为主诉入院,腹痛表现为右下腹和脐周为主的绞痛,伴腹泻,便为糊状,无脓血,偶有低热。查体:右下腹触及包块。

为明确诊断最适合做哪项检查
A.结核菌素试验
B.血沉
C.结肠镜回盲部活检
D.大便潜血试验
E.大便细菌培养

答案:C
解析:
3.克罗恩病组织学上的特点为:非干酪坏死性肉芽肿、裂隙溃疡、肠壁各层炎症。其中肠壁或肠系膜淋巴结的非干酪性肉芽肿最具有诊断意义,其中心是类上皮细胞、多核巨细胞及纤维结构,但无干酪样坏死,与典型的结核结节不同。
4.Crohn病的并发症以肠梗阻最常见,其次是腹腔内脓肿,可出现吸收不良综合征,偶可发生肠穿孔或大量便血,有癌变可能。

第7题:

男性患者,60岁,反复下腹痛、腹泻4个月,大便糊状、无黏液及脓血。体重下降约3kg。查体:轻度贫血貌,腹部平软,右下腹压痛,可触及包块,肝脾无肿大。为明确诊断应行哪项检查( )

A.腹部B超
B.全消化道钡餐
C.腹部CT
D.结肠镜
E.钡灌肠

答案:D
解析:

第8题:

9岁,低热、右下腹痛2个月。查体腹部平软,右下腹压痛,可及包块,不能推动,质中,轻压痛。确诊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

A、血沉

B、结核菌素试验

C、乙状结肠镜

D、大便找结核菌

E、钡灌肠


标准答案:E

第9题:

女性,28岁,反复右下腹痛、糊状便3年,无脓血,有时伴低热。查体:腹平软,右下腹可触及包块。

诊断首先考虑( )
A.肠结核
B.结肠癌
C.克罗恩病
D.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E.溃疡性结肠炎

答案:C
解析:

第10题:

女性,40岁,反复右下腹痛、糊状便5年,无脓血,有时伴低热。查体:腹平软,右下腹可触及包块。下列哪项检查最有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

  • A、血沉
  • B、粪便潜血
  • C、结核菌素试验
  • D、X线钡剂灌肠
  • E、结肠镜检查

正确答案: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