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染色最为常用的酶
特异底物为AS-MX
在酶反应部位呈棕褐色
常用戊二醛作为耦联剂
最适pH5~5.5
第1题:
关于微粒子荧光酶免疫测定检测AFP,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常用的检测方法是双抗体夹心法
B、以微珠作为载体包被抗体
C、发光底物为AMPPD
D、常用的标记酶为碱性磷酸酶
E、检测时激发波长为360nm
第2题:
何种情况下,酶促反应呈0级
A.最适温度时
B.最适pH时
C.底物浓度足够大时
D.样品量足够大时
E.加入酶的激动剂
第3题:
下列关于酶促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底物浓度过量时,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
B、底物浓度过量时,反应呈零级反应
C、底物浓度与酶浓度相等时可达最大反应速度
D、底物浓度低时,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
E、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有关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酶促反应进程曲线通常用于确定
A.测定线性范围
B.最适宜的PH
C.工具酶用量
D.线性反应期
E.底物用量
第7题:
第8题:
下列有关HRP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常用戊二醛作为耦联剂
B、ICC染色最为常用的酶
C、在酶反应部位呈棕褐色
D、特异底物为AS-MX
E、最适pH 5~5.5
第9题:
第10题:
下列有关HRP的描述,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