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简述肉仔鸡饲养技术要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肉仔鸡饲养技术要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肉仔鸡饲养管理要点?


正确答案: (1)加强早期饲喂:早入舍,早饮水,早开食。
(2)保证采食:
①足够的采食位置和采食时间;
②高温季节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加强夜间饲喂;
③保证饲料品质和适口性;
④采用颗粒饲料、饲料香味剂。

第2题:

简述育成牛的生理特点与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生理特点:
1、瘤胃发育迅速
2、生长发育快
3、生殖机能变化大。
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分群管理
2、加强运动
3、乳房按摩
4、梳刮和调教
5、讲究卫生。

第3题:

论述肉仔鸡的饲养方式、胸囊肿的防止措施。


正确答案: 1.饲养标准:肉鸡生长快,饲养期短,饲粮必需高能、高蛋白,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必须充分。ME3100-3400cal,CP前期(0-4周)22%,后期(5周龄后)21%,不低于19%。
2.采用自由充分采食,每日加料4次。A,足够的采食位置;B,高温季节采取降温措施;C,严禁发霉变质的饲料;D,采用颗粒饲料;适口性差的饲料如胡麻饼、菜籽饼尽量不用。
3.公母分群饲养,因为生长速度不同,公鸡生长快于母鸡,8周龄公鸡体重比母鸡高25%。多耗料23%。沉积脂肪的能力不同:母鸡沉积脂肪的能力比公鸡强。
羽毛生长速度不同:母鸡速度比公鸡快。
具体的方式有:1.厚垫料平养:最常用。优点:设备投资少,胸囊肿发生率低,商品合格率高。缺点:占地多;球虫病难以控制;垫料、药品开支大。
2.竹条平养:直径2CM的竹条并排钉在方木料上,间距2CM,钉成竹条栅床,栅床用支架顶距地面高度约50CM.该法虫球病少,胸囊肿发生率低。
3.金属网平养:因胸囊肿发生率高,使用很少。
4.笼养:优点:密度高。缺点:胸囊肿、软骨、骨折多,残次品高。目前,金属笼已很少使用。今年有人研究全塑笼,可解决胸囊肿和腿病的发生。
胸囊肿:胸部皮下发生的局部炎症。是胸部龙骨外皮层长时间摩擦和压迫刺激形成,是肉鸡最常见的疾病。原因鸡吃饱就伏卧休息(一天中70%的时间处于伏卧状态,体重60%由胸部支撑),生长速度快、体重大的鸡,发生率相对较高。
预防措施:1.保持垫料干燥;2.尽量不用金属网饲养;3.增加鸡的活动,减少伏卧时间。

第4题:

肉仔鸡饲养的关键技术包括()和()。


正确答案:加强早期饲喂;保证采食量

第5题:

肉仔鸡公母分群饲养的依据及相对应的饲养管理措施。


正确答案: ①公、母雏生理基础即生长速度、沉积脂肪的能力、羽毛生长速度等不同,对生活环境、营养条件的要求和反应也不同,因此肉仔鸡应公母分群饲养。
②饲养管理:分期出售、按公母调整日粮营养水平,公鸡更能有效地利用蛋白饲料,按公母调整日粮CP水平,公鸡中、后期21%、19%,母鸡中、后期19%、17.5%、按公母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公鸡羽毛生长速度较慢,环境温度前期稍高,后期稍低;更松软的垫草,预防胸囊肿。

第6题:

肉仔鸡公母分养为什么比混群饲养好?


正确答案: (一)生长速度不同:公鸡生长速度快,母鸡生长缓慢。1日龄时小公鸡日增重比母鸡高1%,随着日龄的增长,日增重差别愈来愈大,最大可相差25%~31%(依杂交组合不同,波动在16%~31%之间)。公母混群饲养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其体重分布不均,差异很大。即使完全相同的日粮,每增重1千克所消耗的饲料,小母鸡比小公鸡高2%~8%,而4~10周龄的相对生长量却低15%~25%,成活率则低1~2%。公母分群饲养比混群活重可多8%~15%,还可将小母鸡的饲养期缩短3~5天。
(二)蛋白质需求量不同:小公鸡对蛋白质含量高的饲粮反应比小母鸡好,而且在2周龄以后,小母鸡对蛋白质的要求比小公鸡为低。如果后期日粮蛋白质含量比前期减小2%~4%,则小母鸡可较小公鸡长得快,并且不会对其生产性能产生不良影响,小公鸡则反而有可能降低饲料转化率。
小公鸡在肥育阶段的头3周,对低蛋白质水平较为敏感。因此在此阶段,如日粮蛋白含量低于20%,则生产性能下降。如果雌雄混饲,结果带来要么小公鸡蛋白质不足,要么小母鸡蛋白质过多。普遍提高饲粮中的蛋白质含量,肯定能提高小公鸡的生产性能,但蛋白质过量却抑制小母鸡的生长。
(三)沉积脂肪的能力不同:公鸡沉积脂肪能力差,母鸡沉积脂肪的能力强。这就反应出公母鸡对饲料的要求不同,公鸡日粮能量要求较高。
(四)对钙、磷及维生素的需求不同:小公鸡对钙、磷的需求量要比同龄小母鸡高;对维生素A、E和B族的需要量也是小公鸡比小母鸡高。因此,当配合日粮时,如果雌雄混合,势必以小公鸡为标准,在配合饲料中增加维生素的用量,因而提高了饲料成本。
(五)对温度的反应不同:雄性肉用仔鸡体重随温度上升而有较大下降,但采食量的减少小于母鸡,雌性肉用仔鸡则随饲养温度每上升1℃饲料转化率减少0.45%。在较低温度下,雄性肉用仔鸡饲料转化率随温度上升明显下降,但在较高温度下饲料转化率下降较少。  然而,如果温度在10~21℃范围时,雄性肉用仔鸡饲料转化率可提高0.57%,大于雌性肉用仔鸡(0.48%)。由此可见,温度升高可使雄性肉用仔鸡比雌性肉用仔鸡节约更多的饲料。所以,在商品肉用鸡生产中,如果采用公母分群饲养,只要对温度实行最佳控制,就可降低雄性肉仔鸡饲养的成本。
(六)羽毛生长速度不同:公鸡长羽慢,母鸡长羽快。据此反应出同期对环境的要求不同,同时也表现出胸囊肿严重程度不同。

第7题:

肉仔鸡公母分群饲养的依据以及分群后采取相对应的管理措施?


正确答案: 1、沉积脂肪的能力不同,母鸡比公鸡易沉积脂肪,反应出对饲料要求不同;
2、生长速度不同3、羽毛生长速度不同。
措施:
1、分期出售;
2、按公母调整日粮营养水平;
3、按公母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第8题:

简述肉仔鸡饲养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1)公、母鸡分群饲养;
(2)尽早饲喂,保证采食量;
(3)饲喂次数与饲喂量:饲喂次数本着少喂勤添的原则,1-15日龄喂8次/天,隔3-4小时喂一次,至少不能少于6次;16-56日龄喂3-4次/天。
(4)限制饲养:肉仔鸡有必要进行限制饲养。一种是限量不限质,在饲养早期进行;另一种为限质不限量,即适当降低能量和蛋白水平。
(5)饮水:肉雏出壳后能否及时饮水,在饲养过程中能否供给新鲜清洁的饮水,对肉鸡正常生长发育极为重要。

第9题:

简述乳用犊牛的生理特点与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①乳用犊牛的饲养管理:及时哺喂初乳,喂足初乳;哺喂常乳;补饲植物性饲料,刺激瘤胃发育;断乳;断乳至6月龄饲养;犊牛的早期断乳;
②犊牛管理;搞好工作;保温和通气良好;运动和调教;饮水;生长发育测定和编号;去角和剪去副乳头。

第10题:

舍饲是鸡的主要饲养方式,肉仔鸡常采用(),蛋鸡常采用()。


正确答案:平养;笼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