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燃料电池来说,其中()工作温度高,可应用内重整技术将天然气中的主要成分CH4在电池内部改质,直接生成H2,将煤所中的

题目
多选题
对于燃料电池来说,其中()工作温度高,可应用内重整技术将天然气中的主要成分CH4在电池内部改质,直接生成H2,将煤所中的CO和H2O反应生成H2
A

碱性燃料电池

B

磷酸燃料电池

C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D

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

E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燃料电池,是把H2、CO、CH4气体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它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电池所需燃料的理由是()

A、都是无毒无害气体

B、在自然界都大量存在

C、燃烧产物均为CO2和H2O

D、都可以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参考答案:D

第2题:

2013年1月,我国第一架纯燃料电池无人机“飞跃一号”在上海奉贤海边首次试飞成功。 下列关于燃料电池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燃料电池从外表上看有正负极和电解质等,但实质上它不能“储电”,而是二个“发电 厂”
B.燃料电池可以直接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能量转化效率很高
C.燃料电池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
D.燃料电池有害气体及噪音排放都很高,二氧化碳排放因能量转换而大幅度增加


答案:A,B
解析:
AB项表述均为正确表述;C项为锂电池的内容,因?此排除;燃料电池即 将取代传统发电机及内燃机而广泛应用于发电及汽车上,由于具有发电效率高、环境污染少等 优点,可以大大降低空气污染及解决电力供应、电网调峰问题,因此D项错误。

第3题:

已知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下面是有关天然气的几种叙述:①天然气与煤.柴油相比是较洁净的能源;②等质量的CH4和CO4产生的温室效应也是前者大;③燃烧天然气也是酸雨的成因之一。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只有①

C. ①和②

D. 只有③


参考答案:C

第4题:

氧化锆锆头工作温度过高时,烟气中的可燃物质会与氧化合形成燃料电池,使电势输出增大。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关于燃料电池表述正确的有( )

A.以燃烧的方式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可以用天然气、石油液化气、煤气等作为燃料
C.能量转化效率高、环境效果好
D.按电解质种类分为磷酸型、熔融碳酸盐型、碱性型三种
E.燃料电池不需要辅助系统便可以工作

答案:B,C
解析:

第6题:

燃料电池是一种直接将储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


正确答案:对

第7题:

能源“非石油化”是战略目标,发展以CH4 、CO2等为原料的“C1化学”成为当今化工生产的必然趋势。通常天然气中含有H2S等有毒气体,下图为天然气合成氨的工艺流程。

(1)甲烷—氧气燃料电池是实现_____________能量转化的装置。
(2)CH4可合成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研究CH4和CO2反应生成CO和H2,重大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我国科研人员发现CH4可直接分解获得C6H6和H2,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中CH4与H2O(气)反应生成CO2、H2,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中一般加入K2CO3溶液吸收CO2,此反应表示为K2CO3+CO2+H2O = 2_________,N2 与 H2按照___________分子数比反应生成NH3。
(4)使用Fe2O3?H2O除去H2S,生成物中含硫元素的物质有______种。流程中参与循环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
解析:
(1)化学能→电能
(2)转化二氧化碳或控制温室效应或得到一氧化碳和氢气用途广泛 6CH4==C6H6+9H2
(3)CH4+2H2O==CO2+4H2 KHCO3
(4) 2 Fe2O3?H2O

第8题:

对于燃料电池来说,其中()工作温度高,可应用内重整技术将天然气中的主要成分CH4在电池内部改质,直接生成H2,将煤所中的CO和H2O反应生成H2

A.碱性燃料电池

B.磷酸燃料电池

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D.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

E.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参考答案:C, D

第9题:

“燃料电池+辅助蓄电池”混合驱动模式中,动力源是()。

  • A、燃料电池+辅助蓄电池
  • B、燃料电池单独
  • C、燃料电池+超级电容
  • D、燃料电池+超级电容+辅助蓄电池

正确答案:A

第10题:

“将原料气中的CH4及不饱和烃,在转化炉内与纯O2进行部分氧化及蒸汽转化反应,生成H2、CO、CO2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