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6岁,因“空腹血糖增高”来诊。患者患高血压多年,诊断为2型糖尿病3年,一直坚持饮食和运动治疗,同时口服二甲双胍

题目
单选题
患者男,56岁,因“空腹血糖增高”来诊。患者患高血压多年,诊断为2型糖尿病3年,一直坚持饮食和运动治疗,同时口服二甲双胍0.5g,3次/d,格列奇特80mg,2次/d。最近一次空腹血糖为8.0mmol/L。如果GHbA1c为9.0%,2hPG为14.5 mmol/L,最佳的处理是()
A

增加格列奇特剂量

B

联用格列奈类

C

加用噻唑烷二酮类

D

与基础胰岛素联用

E

加用α-糖苷酶抑制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女性,45岁,因“肥胖多年,口渴5个月”来诊。实验室检查:尿糖阳性,空腹血糖7.9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2.1 mmol/L。患者的诊断为A、1型糖尿病

B、肾性糖尿

C、食后糖尿

D、2型糖尿病

E、类固醇性糖尿病

首选药物或治疗是A、单纯饮食治疗

B、磺脲类降糖药

C、胰岛素

D、双胍类降糖药

E、双胍类+磺脲类药物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


问题 2 答案:A

第2题:

患者男,56岁,因“空腹血糖增高”来诊。患者患高血压多年,诊断为2型糖尿病3年,一直坚持饮食和运动治疗,同时口服二甲双胍0.5 g,3次/d,格列奇特80 mg,2次/d。最近一次空腹血糖为8.0 mmol/L。为了解血糖控制情况,最好检测A、饭后血糖

B、空腹血糖

C、糖化血红蛋白

D、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

E、OGTT

如果GHbA1c为9.0%,2hPG为14.5 mmol/L,最佳的处理是A、增加格列奇特剂量

B、联用格列奈类

C、加用噻唑烷二酮类

D、与基础胰岛素联用

E、加用α-糖苷酶抑制剂

若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20 U/L,尿蛋白(+++),最适合的替换方案是A、格列奇特+基础胰岛素

B、格列喹酮+基础胰岛素

C、噻唑烷二酮类+早晚餐前预混胰岛素

D、二甲双胍+早晚餐前预混胰岛素

E、噻唑烷二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基础胰岛素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D


问题 3 答案:B

第3题:

患者,女,45岁。身高168cm,体重75kg。近1年,多饮、多尿伴乏力就诊,有家族性糖尿病病史,余未见明显异常,空腹血糖6.9mmol/L。为明确诊断,此时患者应做的检查是A、择日再做1次空腹血糖检查

B、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

C、做口服糖耐量试验

D、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E、检测尿常规

经进一步检查发现,空腹血糖7.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2.0mmol/L,该患者最佳的诊断为A、1型糖尿病

B、2型糖尿病

C、血糖异常

D、糖耐量异常

E、空腹血糖异常

该患者最佳的首选治疗方案为A、口服磺脲类药物

B、口服二甲双胍

C、减轻体重,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监测血糖

D、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口服消渴丸

E、减轻体重,控制饮食,增加运动,胰岛素治疗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B


问题 3 答案:C

第4题:

女性患者,45岁,身高168cm,体重75kg,近1年,多饮、多尿伴乏力就诊,有家族性糖尿病病史,余未见明显异常,空腹血糖6.9mmol/L。该患者最佳的首选治疗方案为()

  • A、口服磺脲类药物
  • B、口服二甲双胍
  • C、减轻体重,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监测血糖
  • D、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口服消渴丸
  • E、减轻体重,控制饮食,增加运动,胰岛素治疗

正确答案:C

第5题:

女性患者,56岁,身高168cm,体重75kg,近一年多饮、多尿伴乏力就诊,家族性糖尿病遗传史,余未见明显异常,空腹血糖69mmol/L。经进一步检查发现,空腹血糖7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20mmol/L则该患者的诊断为A、1型糖尿病

B、2型糖尿病

C、血糖异常

D、糖耐量异常

E、空腹血糖异常

糖尿病的总体治疗原则是A、药物治疗

B、血糖监测

C、适当运动

D、饮食控制

E、以上都包括

该患者最佳的首选治疗方案为A、口服磺脲类药物

B、口服二甲双胍

C、减轻体重,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监测血糖

D、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口服消渴丸

E、减轻体重,控制饮食,增加运动,胰岛素治疗

经过3个月的系统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6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8mmol/L,糖化血红蛋白74%,那么该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是A、格列苯脲

B、二甲双胍

C、格列喹酮

D、格列齐特

E、阿卡波糖

该患者的首选药物最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是A、酮症酸中毒

B、乳酸酸中毒

C、贫血

D、粒细胞减少

E、胃肠不适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E


问题 3 答案:C


问题 4 答案:B


问题 5 答案:B

第6题:

男性患者,55岁,体胖诊为2型糖尿病,经饮食治疗和运动锻炼,2个月后查空腹血糖为8.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3.Ommol/L。进一步治疗应选择

A.加磺脲类降血糖药物

B.加双胍类降血糖药物

C.加胰岛素治疗

D.加口服降血糖药和胰岛素

E.维持原饮食治疗和运动


正确答案:B

第7题:

患者女,53岁,因“肥胖多年,口干5个月”来诊。实验室检查:尿糖(+);空腹血糖7.9 mmol/L,餐后2 h血糖12.4 mmol/L。患者可诊断为A、1型糖尿病

B、2型糖尿病

C、空腹血糖调节受损

D、类固醇性糖尿病

E、糖耐量异常

首选降糖方案为A、磺脲类降糖药

B、注射胰岛素

C、饮食和运动+双胍类降糖药

D、饮食控制

E、吡咯列酮

以下生化指标中,达到糖尿病临床控制目标的是A、空腹血糖<4.3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2 mmol/L,糖化血红蛋白<4.0%

B、空腹血糖<6.1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

C、空腹血糖<7.2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3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8%

D、空腹血糖<7.8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3 mmol/L,糖化血红蛋白<8.0%

E、空腹血糖<8.3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10.0%

若该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其血压控制目标为A、≤140/90 mmHg

B、≤100/60 mmHg

C、≤120/70 mmHg

D、≤110/60 mmHg

E、≤130/80 mmHg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C


问题 3 答案:B


问题 4 答案:E

第8题:

患者,女性,58岁,体型肥胖,因"多饮、多食、多尿1个月余"来诊,查尿常规发现尿糖+,空腹血糖6.5mmol/L。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为确立诊断最恰当的处理是A、复查尿糖

B、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C、测定血浆胰岛素水平

D、测定尿中酮体水平

E、测定血浆C肽水平

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3.5mmol/L,本例最可能的诊断为A、1型糖尿病

B、2型糖尿病

C、糖尿病倾向

D、继发性糖尿病

E、糖耐量异常

本例的治疗首先应选择A、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口服降糖药

B、口服降糖药+胰岛素

C、胰岛素

D、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胰岛素

E、饮食控制+胰岛素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B


问题 3 答案:A

第9题:

女性患者,45岁,身高168cm,体重75kg,近1年,多饮、多尿伴乏力就诊,有家族性糖尿病病史,余未见明显异常,空腹血糖6.9mmol/L。为明确诊断,此时患者应A、择日再做1次空腹血糖检查

B、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

C、做口服糖耐量试验

D、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E、检测尿常规

经进一步检查发现,空腹血糖7.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2.0mmol/L,该患者的最佳诊断为A、1型糖尿病

B、2型糖尿病

C、血糖异常

D、糖耐量异常

E、空腹血糖异常

该患者最佳的首选治疗方案为A、口服磺脲类药物

B、口服二甲双胍

C、减轻体重,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监测血糖

D、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口服消渴丸

E、减轻体重,控制饮食,增加运动,胰岛素治疗

经过3个月的系统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5.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2.8mmol/L,糖化血红蛋白7.4%,那么该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是A、格列苯脲

B、二甲双胍

C、格列喹酮

D、格列齐特

E、阿卡波糖

该患者首选药物的最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是A、酮症酸中毒

B、乳酸酸中毒

C、贫血

D、粒细胞减少

E、胃肠不适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B


问题 3 答案:C


问题 4 答案:B


问题 5 答案:B

第10题: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36岁,因“体检发现血糖偏高3天”来诊,3天前患者于体检时发现空腹血糖为6.7mmol/L,无明显自觉不适。无糖尿病的家族史?如果患者诊断为IFG(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目前一般认为应该如何做?()

  • A、饮食治疗
  • B、运动治疗
  • C、糖尿病教育
  • D、短效胰岛素治疗
  • E、磺脲类药物治疗
  • F、无需任何处理

正确答案:A,B,C,F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