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女性,主诉双小腿反复出现硬结半年余,伴低热、乏力。皮损数周可破溃,愈后遗留瘢痕。查体:双小腿曲侧对称散在分布豌豆至

题目
单选题
30岁女性,主诉双小腿反复出现硬结半年余,伴低热、乏力。皮损数周可破溃,愈后遗留瘢痕。查体:双小腿曲侧对称散在分布豌豆至蚕豆大小暗红色皮下结节,与皮肤粘连,个别皮损表面破溃有淡黄色脓液,可见瘢痕和色素沉着。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结节性红斑

B

硬红斑

C

变应性血管炎

D

孢子丝菌病

E

皮肤结核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女性,30岁。主诉双小腿反复出现硬结半年余,伴低热、乏力。皮损数周可破溃,愈后遗留瘢痕。查体:双小腿曲侧对称散在分布豌豆至蚕豆大小暗红色皮下结节,与皮肤粘连,个别皮损表面破溃有淡黄色脓液,可见瘢痕和色素沉着。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结节性红斑

B、硬红斑

C、变应性血管炎

D、孢子丝菌病

E、皮肤结核


参考答案:B

第2题:

女性,30岁。3周前患上呼吸道感染痊愈,4天前出现双小腿无力伴刺痛感,且逐渐加重。查体:双下肢肌力3级,膝反射减弱,双小腿皮肤对称性感觉减退,两侧腓肠肌压痛阳性。

治疗首选
A.抗生素
B.抗病毒药物
C.皮质类固醇
D.血浆置换
E.抗凝治疗

答案:D
解析:

第3题:

硬红斑的皮损特征是好发于

A、小腿屈侧的硬结,可破溃

B、小腿伸侧的硬结,不破溃

C、小腿屈侧的硬结,不破溃

D、小腿伸侧的硬结,可破溃

E、全身散在的硬结,可破溃


参考答案:A

第4题:

单选题
30岁女性。主因双小腿反复发作结节、疼痛、破溃半年就诊,查体:小腿皮下可触及鸡蛋大小结节,与皮肤粘连,有的损害呈暗红色,质硬,有压痛。周围呈红褐色,小腿屈侧可见萎缩性瘢痕形成。哪种病的可能性最大()
A

结节性红斑

B

结节性结核性静脉炎

C

硬红斑

D

丘疹坏死性结核疹

E

孢子丝菌病


正确答案: C
解析: 硬红斑:根据小腿屈侧面对称分布的皮下结节伴触痛,可破溃形成溃疡及病理学改变,可以诊断。

第5题:

患者女性,40岁。双小腿皮疹迁延不愈5年余,瘙痒明显1个月。查体:躯干、四肢对称、广泛分布丘疹,直径约0.2~0.5cm大小,有些散在,有些群集。双腿见直径3~5cm的斑块,有抓破,渗出。临床诊断首先考虑()

  • A、药疹
  • B、神经性皮炎
  • C、银屑病
  • D、湿疹
  • E、癣菌疹

正确答案:D

第6题:

血管性皮肤病叙述正确的是()。

A、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是一种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

B、过敏性紫癜常伴发血小板减少

C、结节性红斑皮损常发生于双小腿曲侧

D、结节性红斑皮损易破溃,破溃后易出现萎缩

E、色素性紫癜性皮炎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正确答案:A

第7题:

女性,30岁。3周前患上呼吸道感染痊愈,4天前出现双小腿无力伴刺痛感,且逐渐加重。查体:双下肢肌力3级,膝反射减弱,双小腿皮肤对称性感觉减退,两侧腓肠肌压痛阳性。治疗首选()

  • A、抗生素
  • B、抗病毒药物
  • C、皮质类固醇
  • D、血浆置换
  • E、抗凝治疗

正确答案:D

第8题:

一位30岁女性,主诉双小腿反复出现硬结半年余,伴低热、乏力。皮损数周可破溃,愈后遗留瘢痕。查体:双小腿屈侧对称散在分布豌豆至蚕豆大小暗红色皮下结节,与皮肤粘连,个别皮损表面破溃有淡黄色脓液,可见瘢痕和色素沉着。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结节性红斑

B、硬红斑

C、变应性血管炎

D、孢子丝菌病

E、瘰疬性皮肤结核


参考答案:B

第9题:

单选题
硬红斑的皮损特征是好发于()
A

小腿屈侧的硬结,可破溃

B

小腿伸侧的硬结,不破溃

C

小腿屈侧的硬结,不破溃

D

小腿伸侧的硬结,可破溃

E

全身散在的硬结,可破溃


正确答案: B
解析: 硬红斑损害发生于小腿的屈侧面,为结节性肿块,损害常常破溃。

第10题:

单选题
30岁女性,主诉双小腿反复出现硬结半年余,伴低热、乏力。皮损数周可破溃,愈后遗留瘢痕。查体:双小腿曲侧对称散在分布豌豆至蚕豆大小暗红色皮下结节,与皮肤粘连,个别皮损表面破溃有淡黄色脓液,可见瘢痕和色素沉着。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结节性红斑

B

硬红斑

C

变应性血管炎

D

孢子丝菌病

E

皮肤结核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