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地调查发现100名12岁儿童身高的标准误是2.4cm,乙地调查发现100名12岁儿童身高的标准误是1.3cm,说明()

题目
单选题
甲地调查发现100名12岁儿童身高的标准误是2.4cm,乙地调查发现100名12岁儿童身高的标准误是1.3cm,说明()
A

乙地调查中测量身高的准确程度比甲地好

B

甲地调查得到的样本均数变异程度比乙地大

C

甲地测量身高时平均误差为2.4cm,乙地测量身高时平均误差为1.3cm

D

甲地测量身高时最大误差为2.40cm,乙地测量身高时最大误差为1.3cm

E

甲地测量身高时最小误差为2.4cm,乙地测量身高时最小误差为1.3cm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地调查了新生儿身长均数为58.1cm,标准差为2.2cm;6岁儿童的身高均数为119.5cm,标准差为3.4cm。若对比新生儿与6岁儿童身高的变异程度,宜采用

A、变异系数

B、极差

C、标准差

D、方差

E、四分位数间距


参考答案:A

第2题:

重度体重不足是指( )。

A.凡儿童按年龄的体重(WT/A)低于参考标准体重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

B.凡儿童按年龄的体重(WT/A)低于参考标准体重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

C.凡儿童年龄的身高(HT/A)低于参考标准身高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

D.凡儿童年龄的身高(HT/A)低于参考标准身高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


正确答案:B
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第3题:

随机抽样调查甲、乙两地正常成年男子身高,得甲地身高的均值为175cm,乙地位179cm,经t检验得P&l

随机抽样调查甲、乙两地正常成年男子身高,得甲地身高的均值为175cm,乙地位179cm,经t检验得P<α,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其结论为( )

A.可认为两地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相差不大

B.甲、乙两地正常成年男子身高均值相差较大

C.两地接受调查的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不同

D.可认为两地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不同

E.两地接受调查的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差别较大


正确答案:D

第4题:

我们常用身高标准体重评价儿童营养状况,肥胖是指儿童身高标准体重超过标准的

A.10%

B.15%

C.20%

D.25%

E.30%


正确答案:C

第5题:

甲地调查发现100名12岁儿童身高的标准误是2.4cm,乙地调查发现100名2岁儿童身高的标准误是1.3cm,说明

A、乙地调查中测量身高的准确程度比甲地好

B、甲地调查得到的样本均数变异程度比乙地大

C、甲地测量身高时平均误差为2.4cm,乙地测量身高时平均误差为1.3cm

D、甲地测量身高时最大误差为2.4cm,乙地测量身高时最大误差为1.3cm

E、甲地测量身高时最小误差为2.4cm,乙地测量身高时最小误差为1.3ccm,


参考答案:B

第6题:

随机抽样调查甲、乙两地正常成年男子身高,得甲地身高的均值为175cm,乙地位179cm,经t检验得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其结论为

A、可认为两地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相差不大

B、甲、乙两地正常成年男子身高均值相差较大

C、两地接受调查的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不同

D、可认为两地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不同

E、两地接受调查的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差别较大


参考答案:D

第7题:

某地调查了新生儿身高均数为58.1cm,标准差为2.2cm;6岁儿童的身高均数为119.5cm,标准差为3.4cm。若对比新生儿与6岁儿童身高的变异程度,宜采用

A.变异系数

B.极差

C.标准差

D.方差

E.四分位数间距


正确答案:A

第8题:

2-12岁儿童的标准身高可用公式身高(cm)=年龄×5+75粗略计算。()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随机抽样调查甲、乙两地正常成年男子身高,得甲地身高的均值为175cm,乙地为179cm,经t检验得P<α,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其结论为

A、可认为两地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相差不大

B、甲、乙两地正常成年男子身高均值相差较大

C、两地接受调查的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不同

D、可认为两地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不同

E、两地接受调查的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差别较大


参考答案:D

第10题:

某单位在一次调查中总共测量225名7岁男孩身高,方差等于144,则标准误是

A.0.0533

B.0.64

C.0.8

D.1.56

E.1.96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