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阅读《谏逐客书》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 21~23 小题: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改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祸,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第 21 题 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分)
第2题:
第3题:
阅读《谏逐客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 48~50 问题。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第 48 题 这段话可分为几部分?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第4题:
《谏逐客书》中,“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采用的修辞方法是排比。
第5题: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候。“乃”和“业”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第6题:
今生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人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谏逐客书》)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
第7题:
翻译: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李斯《谏逐客书》)
第8题:
A.比喻
B.层递
C.对偶
D.对比
第9题:
翻译: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问,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齎盗粮者也。
第10题:
李斯《谏逐客书》:“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候,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这几句所用的修辞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