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中“然”是代词,译为这样。()
第2题:
第3题: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
第4题: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认为王道之始的标志是()。
第5题:
翻译: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第6题: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所提出的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有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C.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E.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第7题:
第8题:
A.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B.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C.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D.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第9题:
下列《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论据,属于通过类比法来阐明论点的有()。
第10题: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解释“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