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 21~23 小题。
第 21 题 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暗:
穿:
第2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 21~23 小题。
第 21 题 将“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第3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 24~26 小题。
第 24 题 将“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译成现代汉语。
第4题:
(三)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以下3小题。
孔子日:“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日:“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本段文字出自哪篇课文?作者是谁?
第5题:
阅读下面一段短文,然后回答下列 36~38 小题。
第 36 题 概括本片段的大意。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第6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 21~23 小题。
第 21 题 分析这首诗融写景、抒情、说理为一体的特色。
第7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 24~26 小题。
第 24 题 阅读全诗,分析这首诗的抒情层次。
第8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 24~26 小题。
第 24 题 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逆:
就:
滋:
淫辞:
第9题:
A.官职
B.绰号
C.名
D.字
第10题:
(一)阅读《风波》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以下3小题。
七斤虽然住在农村,却早有些飞黄腾达的意思。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他也照例的帮人撑着航船,每日一回,早晨从鲁镇进城,傍晚又回鲁镇,因此很知道些时事:例如什么地方,雷公劈死了蜈蚣精;什么地方,闺女生了一个夜叉之类。他在村人里面,的确已经是一名出场人物了。
七斤的飞黄腾达是怎么表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