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式码头预制沉箱的接高,采取()接高,所需费用高,一般适用于所需接高沉箱数量多、风浪大、地基条件好和水深适当的情况。

题目
单选题
重力式码头预制沉箱的接高,采取()接高,所需费用高,一般适用于所需接高沉箱数量多、风浪大、地基条件好和水深适当的情况。
A

漂浮

B

座底

C

半潜

D

固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北方某受冻区海港,实测的高、低潮位累积频率关系如表1 和2 所列。
港口所在海域的理论深度基准面与黄海平均海平面相差1.0m。
该港口新建离岸沉箱重力式码头及钢管桩梁板式栈桥,预制沉箱的尺寸为长×宽×高
=12m×10m×12m,沉箱基础采用抛石明基床,基床厚1.5m。钢管桩混凝土桩帽顶标高为+2.3m、
底标高为-0.6m。当地地形测量标定海底标高为-12.0m。预制沉箱水位变动区部位采用高抗冻
性的引气混凝土,配合比为1:0.6:1.93,水灰比为0.38,引气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01%,混
凝土的含气量为4.5%。预制沉箱混凝土所用材料的相对密度如表3 所列。
沉箱安放地的波浪、水流条件很复杂。沉箱下水出运压载后的稳定吃水为10.8m,乘潮安
装时沉箱底距基床顶至少留有0.5m 的富裕高度。
问题:
乘潮安装沉箱,潮高至少要多少才能安全进行安装?


答案:
解析:
当地地形测量标定海底标高为-12.0m,基床厚1.5m,则基床地形测量的顶面标高为
-10.5m,相对于理论深度基准面的顶面标高为-10.5+1.0=-9.5m。设乘潮安装沉箱需要的潮高为
H,则该时刻水深为:H+9.5m。
沉箱下水出运需要的水深为:10.8m+0.5m=11.3m。
H+9.5m≥11.3m,求得H≥1.8m;
潮高H 至少要1.8m 才能安全进行安装。

第2题:

重力式码头沉箱漂浮接高一般适用于()的情况。

A.地基条件好
B.所需接高沉箱数量少
C.风浪小
D.所需接高沉箱数量多
E.水深较大

答案:B,C,E
解析:

第3题:

码头按结构形式可分为()码头等。

A、重力式

B、板桩式

C、高桩式

D、沉箱式

E、沉井式

F、混合式


参考答案:ABCF

第4题:

背景资料
某沉箱重力式码头,主要施工工序有:施工准备、基槽挖泥、基床抛石、基床夯实、基
床整平、沉箱预制、沉箱出运、沉箱安放、沉箱内填料、封顶混凝土、棱体及倒滤层抛填、
上部结构施工、后方回填。该地理论深度基准面在黄海平均海平面下1.29m,大地测量预制场
出运码头前沿底高程为-15.67m,拖运时潮高2.12m,沉箱稳定吃水15.0m,拖运富裕水深取
0.5m。
问题:
计算沉箱出运所需的最小水深。


答案:
解析:
沉箱出运所需的最小水深为:15+0.5=15.5m。

第5题:

重力式码头沉箱采用漂浮接高方式一般适用于(  )的情况。

A.地基条件好
B.施工水域风浪小
C.沉箱数量多
D.施工水域水深较大
E.混凝土强度高

答案:B,D
解析:
重力式码头沉箱采用漂浮接高方式一般适用于接高沉箱数量少、施工水域风浪小和水深较大的情况。沉箱数量多、地基好且水深适当的情况下,一般采用座底接高,且无论何种接高方式都不用考虑混凝土强度的高低。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D。

第6题:

重力式码头沉箱采用漂浮接高方式一般适用于( )的情况。

A.地基条件好 B.施工水域风速小 C.沉箱数量多
D.施工水域水深较大 E.混凝土强度高

答案:B,D
解析:

第7题:

重力式码头预制沉箱浮在水上接高时,必须及时()以保证沉箱的浮运稳定。

A.向箱舱加水
B.从箱舱抽水
C.调整压载
D.装模浇筑

答案:C
解析:

第8题:

重力式码头沉箱座底接高一般适用于()的情况。

A.所需接高沉箱数量多
B.风浪大
C.地基条件好
D.水深适当
E.所需接高沉箱数量少

答案:A,B,C,D
解析:

第9题:

重力式码头沉箱接高方式一般有()。
A.座底接高 B.漂浮接高
C.现场接高 D.台式接高
E.移动接高


答案:A,B
解析:

第10题:

背景资料
某沉箱重力式码头,主要施工工序有:施工准备、基槽挖泥、基床抛石、基床夯实、基
床整平、沉箱预制、沉箱出运、沉箱安放、沉箱内填料、封顶混凝土、棱体及倒滤层抛填、
上部结构施工、后方回填。该地理论深度基准面在黄海平均海平面下1.29m,大地测量预制场
出运码头前沿底高程为-15.67m,拖运时潮高2.12m,沉箱稳定吃水15.0m,拖运富裕水深取
0.5m。
问题:
简述胸墙混凝土防裂措施(从材料,浇注等方面考虑)。


答案:
解析:
胸墙混凝土的防裂措施有:
原材料方面的防裂措施:
(1)水泥宜选择中低热水泥;
(2)宜选用线膨胀系数较小的骨料;
(3)外加剂应选用缓凝型减水剂;
(4)采用微膨胀水泥或掺用微膨胀剂,作为结构闭合块的混凝土;
(5)掺用纤维(钢纤维或有机合成纤维)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6)采用低热高性能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中的措施有:
(1)施工中应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2)无筋或少筋大体积混凝土中宜埋放块石;
(3)在混凝土早期升温阶段要采取散热降温措施;
(4)在混凝土降温阶段应采取保温措施;
(5)合理设置施工缝;
(6)岩石地基表面宜处理平整,防止因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缝。在地基与结构之间可设置
缓冲层,减小约束;
(7)养护时间的规定:加强混凝土的潮湿、滞水养护,养护期不少于14d。在构件内设
置测温系统,采取保温或降温措施,保证结构内部与表面的温差不超过25°C(或设计要求值)。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