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肝硬化病史5年,大量放腹水后出现睡眠障碍、扑翼样震颤,脑电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题目
单选题
48岁,肝硬化病史5年,大量放腹水后出现睡眠障碍、扑翼样震颤,脑电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肝性脑病Ⅲ期

B

肝性脑病Ⅱ期

C

肝性脑病Ⅰ期

D

肝性脑Ⅳ期

E

亚临床肝性脑病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男性,48岁,肝硬化病史5年,大量放腹水后出现睡眠障碍,扑翼样震颤,脑电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亚临床肝性脑病

B.肝性脑病Ⅰ期

C.肝性脑病Ⅱ期

D.肝性脑病Ⅲ期

E.肝性脑病Ⅳ期


正确答案:C

第2题:

赵先生,50岁,因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腹水入院治疗。放腹水后出现精神错乱、幻觉,伴有扑翼样震颤,脑电图异常等肝性脑病表现。

此时患者可能处于肝性脑病的哪一种
A.前驱期
B.昏迷前期
C.昏睡期
D.浅昏迷期
E.深昏迷期

答案:C
解析:
1.考点:肝性脑病的分期;精析:肝性脑病的分期是根据意识障碍的程度、神经系统表现和脑电图的改变分为前驱期、昏迷前期、昏睡期、昏迷期四期。精神错乱、幻觉,伴有扑翼样震颤,脑电图明显异常是昏睡期的表现。避错:本题部分考生易选A,原因是对肝性脑病的分期不能充分掌握。肝性脑病根据意识障碍的程度、神经系统表现和脑电图的改变分为前驱期、昏迷前期、昏睡期、昏迷期四期。前驱期只有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题中患者应处于昏睡期。
2.考点: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措施;精析:用硫酸镁导泻,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因其具有导泻作用,因此应密切观察排便量;对心血管系统有作用,会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因此需观察脉搏、血压。尿量也应重点观察。避错:本题部分考生易选B,考虑用硫酸镁导泻只观察排便就可以了,而不会引起脉搏变化。这是不对的,当血压下降时,还需要观察脉搏,尿量和排便量变化,体温只有在发热情况下才注意观察,而本题没有提及发热,所以应选A。
3.考点: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措施;精析:此时应禁忌蛋白饮食,给予足够的热量和维生素,以碳水化合物为主,但不需大量补充维生素A。不需限钾,也不应给予富含粗纤维饮食。避错:本题部分考生易选E。认为肝性脑病患者应该限钾摄入,这是不对的,因为肝性脑病患者忌食蛋白质,而不限钾。

第3题:

男性,60岁,有肝硬化病史30年。大量放腹水后出现睡眠障碍,扑翼样震颤,脑电图异常。减少和消除该病人体内有毒物质的有效方法是

A、乙醇擦浴蒸发

B、弱酸性溶液灌肠

C、立即大量补液

D、减少利尿剂

E、高锰酸钾溶液洗胃


参考答案:B

第4题:

男性,60岁。有肝硬化病史20年,大量放腹水后出现睡眠障碍,扑翼样震颤,脑电图异常。

减少和消除该病人体内有毒物质的有效方法是
A.大量静脉补液
B.乙醇擦浴蒸发
C.利尿药的使用
D.弱酸性溶液灌肠
E.高锰酸钾溶液洗胃

答案:D
解析:
1.肝硬化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昏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定向力和理解力均减退,不能完成简单计算。言语不清,举止反常,多有睡眠时间倒错。此期病人有明显神经系统体征,如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巴宾斯基征阳性,扑翼样震颤存在,脑电图表现异常。【该题针对“内科-专业知识1”知识点进行考核】

2.昏迷者应忌食蛋白质,可鼻饲或静脉补充葡萄糖供给热量,足量的葡萄糖除提供热量和减少组织蛋白分解产氨外,又有利于促进氨与谷氨酸结合形成谷氨酰胺而降低血氨,清醒后可逐步增加蛋白质饮食,最好给予植物性蛋白如豆制品,植物蛋白质含蛋氨酸、芳香族氨基酸少,适用肝性脑病。显著腹水者钠量应限制250mg/d,水入量一般为尿量加1000mg/d。应尽量少给予脂肪类物质,脂肪可延缓胃的排空。食物配制应注意含丰富维生素,尤其富含维生素C、B、K、E等,不宜用维生素B6,因其可使多巴在周围神经处转为多巴胺,影响多巴进入脑组织,减少中枢神经的正常传导递质。【该题针对“内科-专业知识1”知识点进行考核】

3.弱酸溶液洗肠可使肠内的pH保持于5~6,有利于血中NH3逸出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该题针对“内科-专业知识1”知识点进行考核】

4.水肿、腹水、心力衰竭、脑水肿时慎用或禁用钠盐。【该题针对“内科-专业知识1”知识点进行考核】

5.弱酸溶液洗肠可使肠内的pH保持于5~6,有利于血中NH3逸出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该题针对“内科-专业知识1”知识点进行考核】

第5题:

男性,60岁,有肝硬化病史30年。大量放腹水后出现睡眠障碍,扑翼样震颤,脑电图异常。减少和消除该病人体内有毒物质的有效方法是

A.乙醇擦浴蒸发
B.弱酸性溶液灌肠
C.立即大量补液
D.减少利尿剂
E.高锰酸钾溶液洗胃

答案:B
解析:
弱酸溶液灌肠可使肠内的pH保持于5~6,有利于血中NH3逸出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该题针对“肝硬化”知识点进行考核】

第6题:

48岁,肝硬化病史6年,大量放腹腔积液后出现睡 眠障碍,扑翼样震颤,脑电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肝性脑病I级
B.肝性脑病Ⅱ级
C.肝性脑病Ⅲ级
D.肝性脑病Ⅳ级
E.亚临床肝性脑病


答案:B
解析:
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 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其主 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门体 分流性脑病强调门静脉高压,门静脉与腔静脉间有侧枝循环存在,从而使大量门静脉血绕过肝脏 流入体循环,是脑病发生的主要机理。亚临床或 隐性肝性脑病指无明显临床表现和生化异常,仅 能用精细的智力试验和(或)电生理检测才可作出 诊断的肝性脑病。

第7题:

患者男性,50岁,肝硬化病史10年。2天前进肉食后出现记忆力减退,行为异常,睡眠倒错。查体可见扑翼样震颤,脑电图特异性异常。
下面引起此病的诱因中,哪项是错误的

A.上消化道出血
B.感染
C.大量放腹水
D.便秘
E.高血糖

答案:E
解析:

第8题:

男性42岁,肝硬化病史8年,大量放腹腔积液后出现睡眠障碍,扑翼样震颤,脑电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肝性脑病Ⅳ期

B.肝性脑病Ⅰ期

C.肝性脑病Ⅲ期

D.肝性脑病Ⅱ期

E.亚临床肝性脑病


正确答案:D

第9题:

男性,60岁。有肝硬化病史20年,大量放腹水后出现睡眠障碍,扑翼样震颤,脑电图异常。

该病人饮食指导正确的是
A.以脂肪供能为主
B.供给蛋白质50g/d以上
C.保证充足的饮水量
D.限制钾盐的摄入
E.补充多种维生素,但维生素B6除外

答案:E
解析:
1.肝硬化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昏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定向力和理解力均减退,不能完成简单计算。言语不清,举止反常,多有睡眠时间倒错。此期病人有明显神经系统体征,如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巴宾斯基征阳性,扑翼样震颤存在,脑电图表现异常。【该题针对“内科-专业知识1”知识点进行考核】

2.昏迷者应忌食蛋白质,可鼻饲或静脉补充葡萄糖供给热量,足量的葡萄糖除提供热量和减少组织蛋白分解产氨外,又有利于促进氨与谷氨酸结合形成谷氨酰胺而降低血氨,清醒后可逐步增加蛋白质饮食,最好给予植物性蛋白如豆制品,植物蛋白质含蛋氨酸、芳香族氨基酸少,适用肝性脑病。显著腹水者钠量应限制250mg/d,水入量一般为尿量加1000mg/d。应尽量少给予脂肪类物质,脂肪可延缓胃的排空。食物配制应注意含丰富维生素,尤其富含维生素C、B、K、E等,不宜用维生素B6,因其可使多巴在周围神经处转为多巴胺,影响多巴进入脑组织,减少中枢神经的正常传导递质。【该题针对“内科-专业知识1”知识点进行考核】

3.弱酸溶液洗肠可使肠内的pH保持于5~6,有利于血中NH3逸出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该题针对“内科-专业知识1”知识点进行考核】

4.水肿、腹水、心力衰竭、脑水肿时慎用或禁用钠盐。【该题针对“内科-专业知识1”知识点进行考核】

5.弱酸溶液洗肠可使肠内的pH保持于5~6,有利于血中NH3逸出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该题针对“内科-专业知识1”知识点进行考核】

第10题:

男性,60岁。有肝硬化病史20年,大量放腹水后出现睡眠障碍,扑翼样震颤,脑电图异常。

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亚临床肝性脑病
B.肝性脑病前驱期
C.肝性脑病昏迷前期
D.肝性脑病昏睡期
E.肝性脑病昏迷期

答案:C
解析:
1.肝硬化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昏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定向力和理解力均减退,不能完成简单计算。言语不清,举止反常,多有睡眠时间倒错。此期病人有明显神经系统体征,如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巴宾斯基征阳性,扑翼样震颤存在,脑电图表现异常。【该题针对“内科-专业知识1”知识点进行考核】

2.昏迷者应忌食蛋白质,可鼻饲或静脉补充葡萄糖供给热量,足量的葡萄糖除提供热量和减少组织蛋白分解产氨外,又有利于促进氨与谷氨酸结合形成谷氨酰胺而降低血氨,清醒后可逐步增加蛋白质饮食,最好给予植物性蛋白如豆制品,植物蛋白质含蛋氨酸、芳香族氨基酸少,适用肝性脑病。显著腹水者钠量应限制250mg/d,水入量一般为尿量加1000mg/d。应尽量少给予脂肪类物质,脂肪可延缓胃的排空。食物配制应注意含丰富维生素,尤其富含维生素C、B、K、E等,不宜用维生素B6,因其可使多巴在周围神经处转为多巴胺,影响多巴进入脑组织,减少中枢神经的正常传导递质。【该题针对“内科-专业知识1”知识点进行考核】

3.弱酸溶液洗肠可使肠内的pH保持于5~6,有利于血中NH3逸出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该题针对“内科-专业知识1”知识点进行考核】

4.水肿、腹水、心力衰竭、脑水肿时慎用或禁用钠盐。【该题针对“内科-专业知识1”知识点进行考核】

5.弱酸溶液洗肠可使肠内的pH保持于5~6,有利于血中NH3逸出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该题针对“内科-专业知识1”知识点进行考核】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