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用两台以上的千斤顶实施对称和两端张拉时,各千斤顶之间同步张拉力的允许误差宜为()。

题目
填空题
在采用两台以上的千斤顶实施对称和两端张拉时,各千斤顶之间同步张拉力的允许误差宜为()。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2%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后张法预制梁板的施工过程中,张拉应按设计要求在两端同时对称张拉,张拉时千斤顶的作用线必须与()重合,两端各项张拉操作必须一致。

A.钢筋型心线
B.预应力轴线
C.梁截面轴线
D.弯矩影响线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桥梁上部结构装配式施工。按设计要求在两端同时对称张拉,张拉时千斤顶的作用线必须与预应力轴线重合,两端各项张拉操作必须一致。

第2题: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施工,整体张拉和整体放张宜采用自锁式千斤顶,张拉吨位宜为张拉力的(  )倍,且不得小于(  )倍。

A.1.3,1.2
B.1.5,1.2
C.1.4,1.2
D.1.6,1.5。

答案:B
解析:

第3题:

张拉千斤顶在整拉整放工艺和单拉整放工艺中,单束初调及张拉宜采用()千斤顶。整体张拉和整体放张宜采用()千斤顶,张拉吨位宜为张拉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1.2倍,张拉千斤顶在张拉前必须经过校正,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校正有效期为一个月且不超过200次张拉作业,拆修更换配件的张拉千斤顶必须重新校正。


参考答案: 穿心式双作用;自锁式

第4题:

后张法预应力砼简支梁施工时,预应力筋的张拉应按设计要求的张拉孔号顺序,由()张拉(两端张拉千斤顶升、降压速度应接近相等)。箱形梁、π形梁为()对称张拉。


正确答案:两端同时对称;左右两腹板

第5题:

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预应力筋张拉千斤顶的额定拉力宜为所需张拉力的()倍,且不得小于()倍。


正确答案:1.5;1.2

第6题: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施工,整体张拉和整体放张宜采用自锁式千斤顶,张拉吨位宜为张拉力的( )倍,且不得小于( )倍。

A.1.3,1.2
B.1.5.1.2
C.1.4.1.2
D.1.6,1.5

答案:B
解析:
2020版教材页码P59-61
张拉千斤顶在整拉整放工艺和单拉整放工艺中,单束初调及张拉宜采用穿心式双作用千斤顶。整体张拉和整体放张宜采用自锁式千斤顶,张拉吨位宜为张拉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1.2倍。张拉千斤顶在张拉前必须经过校正,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校正有效期为一个月且不超过200次张拉作业,拆除更换配件的张拉千斤顶必须重新校正。

第7题:

桥梁预施应力使用的预应力筋张拉千斤顶吨位宜为张拉力的()倍,且不得小于()倍。

  • A、2.0 1.5
  • B、1.5 1.2
  • C、1.15 1.2

正确答案:B

第8题:

后张法预制梁板的施工过程中,张拉应按设计要求在两端同时对称张拉,张拉时千斤顶的作用线必须与( )重合,两端各项张拉操作必须一致。
A、钢筋型心线
B、预应力轴线
C、梁截面轴线
D、弯矩影响线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桥梁上部结构装配式施工。按设计要求在两端同时对称张拉,张拉时千斤顶的作用线必须与预应力轴线重合,二端各项张拉操作必须一致。参见教材P101。

第9题:

平行钢绞线斜拉索安装施工中,为达到钢绞线受力均匀的目的,可采用()、等引伸量法、等张拉力法、千斤顶测力法四种张拉方法。


正确答案:复拉法

第10题:

预应力张拉时、当采用是千斤顶张拉张拉吨位宜为张拉力的()倍,不得小于1.2倍。千斤顶张拉前必须校正、校正不得大于1.05、有效期不能超过1个月横向张拉不超过()次,竖向不超过200次。


正确答案:1.5;500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