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测试后程序中残存的错误数目与该程序中已发现的错误数目成()。A 未知B 反比C 相等D 正比

题目
单选题
测试后程序中残存的错误数目与该程序中已发现的错误数目成()。
A

未知

B

反比

C

相等

D

正比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程序测试的目的是()。

A.执行测试用例

B.发现并改正程序中的错误

C.发现程序中的错误

D.诊断和改正程序中的错误


正确答案:C

第2题:

程序中隐藏错误的概率与其已发现的错误数成正比()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3题:

经验表明,在程序测试中,某模块与其他模块相比,若该模块已发现并改正的错误数目较多,则该模块中残存的错误数目与其他模块相比,通常应该______。

A.较少

B.较多

C.相似

D.不确定


正确答案:B
解析:由测试原则第五条“充分注意测试中的群集现象”可知,错误有群集现象,也就是指测试后程序中残余的错误数与已发现的错误数目成正比,由此可知本题模块中发现的错误数多,自然残余的也较多,故选择B。

第4题:

对于测试错误的说法是()

A.测试的设计可以用80-20规则作为指导。

B.测试后程序中残存的错误数目与该程序中已发现的错误数目成正比

C.应该在测试工作真正开始前的较长时间内进行测试计划

D.测试的效果由测试用例的多少及规定的覆盖指标确定


参考答案:B

第5题:

由A和B两组测试人员同时相互独立地测试同一个应用程序模块的两个拷贝。假设经过两周测试后, A组发现的错误总数为350个,B组发现的错误总数为320个,其中两个组发现的相同错误数目为132个。若这两周所发现的错误在全部错误中具有着代表性,则可估算出在测试前此程序原有(63)个错误。

A.540

B.670

C.800

D.850


正确答案:D
解析:若将A、B两个测试小组发现的错误数分别看成是两个“独立”事件,设N为应用程序模块中存在的故障总数,NA为A组检测到的错误数,P(A)为A组检测到的错误数在被测程序模块故障总数中发生的概率,NB为B组检测到的错误数,P(B)为B组检测到的错误数在被测程序模块故障总数中发生的概率,NAB为A、B两组发现的相同错误数,P(A∩B)为A、B两组发现的相同错误数发生的概率。根据事件A、B相互独立的充分必要条件P(A∩B)=P(A)P(B),即独立事件的Bayes概率计算公式得,由试题给出的数据可得,NA=350,NB=320,NAB=132,则可以估算出测试前此应用程序原有的错误数≈848.485个,取整数849个。独立测试方案的估算前提是:两组发现的不同错误数所占的比例相对是很低的;两周来发现的错误在全部错误中有着代表性。顺便指出由于目前所进行的仅仅是模块测试,即部件级测试,还没有考虑到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中会出现的程序错误数量,因此可以预知总的错误数必然是大于849个。

第6题:

程序调试的任务是()。

A.诊断和改正程序中的错误

B.发现并改正程序中的错误

C.发现程序中的错误

D.设计和运行测试用例


正确答案:A

第7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确定程序中错误的位置

B.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发现程序中的错误

C. 软件调试的目的是发现程序中的错误

D. 软件调试后一般不需要再测试


正确答案:B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软件调试的任务是诊断和改正程序中的错误,改正以后还需要再测试。

第8题: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

A.发现程序中的错误

B.修改程序中的错误

C.避免程序中的错误

D.发现和修改程序中的错误


正确答案:A

第9题:

软件测试目的是( )。

A.评估软件可靠性

B.发现并改正程序中的错误

C.改正程序中的错误

D.发现程序中的错误


正确答案:D
D。【解析】软件测试的目的主要是在于发现软件错误,希望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内尽可能早的发现尽可能多的bug。

第10题:

测试后程序中残存的错误数目与该程序中已发现的错误数目成( )。

A.未知

B.反比

C.相等

D.正比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