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杆、抗

题目
多选题
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为:高杆:矮杆3:1,抗病:感病3:1。根据以上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

B

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

C

两株亲本可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

D

两株亲本的基因型相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番茄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圆形果实(S)对梨形果实(s)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得到的F1与表现型为高茎梨形果的植株杂交,其杂交后代的性状及植株数分别为高茎圆形果120株,高茎梨形果128株,矮茎圆形果42株,矮茎梨形果38株。这杂交组合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ATTSS×ttSS

BTTss×ttss

CTTSs×ttss

DTTss×ttSS


B

第2题:

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玉米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使之自交得到F1植株是()。

  • A、高矮之比是1:1
  • B、全是矮秆
  • C、全是高秆
  • D、高矮之比3:1

正确答案:B

第3题:

(2)选用上述抗螟非糯性水稻与不抗螟糯性水稻杂交得到F1,从F1中选取一株进行自交得到F2,F2的结果如下表:

表现型 抗螟非糯性 抗螟糯性 不抗螟非糯性 不抗螟糯性

个体数 142 48 50 16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所选F1植株的表现型为_____。亲本中抗螟非糯性水稻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_____种。


正确答案:

非同源(两对)抗螟非糯性

第4题:

小麦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T)对不抗锈病(t)为显性。锈病是锈菌引起的,使叶片失去光合作用的能力。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有人做了如下实验:让高秆抗锈病与矮秆不抗锈病的两个品种杂交,F1全为高秆抗锈病,F1自交得F2419株,其中高秆抗锈病为236株、高秆不抗锈病为78株、矮秆抗锈病79株、矮秆不抗锈病为26株。试分析回答:通过后代表现型的数量关系可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定律。


正确答案:两;基因的自由组合

第5题:

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是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是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Ttgg与TtGg杂交后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数目依次是()

  • A、3种和5种
  • B、6种和4种
  • C、8种和6种
  • D、9种和4种

正确答案:B

第6题:

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玉米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自交得到的F1植株()

A高︰矮=1︰1

B全是矮秆

C全是高秆

D高︰矮=3︰1


B

第7题:

水稻非糯性(Y)对糯性(y)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用非糯性抗病和糯性不抗病两纯种水稻杂交,让F1自交三代,在自然情况下,基因频率的变化是:()

  • A、Y逐渐增大,R逐渐增大
  • B、Y基本不变,R逐渐增大
  • C、Y基本不变,R基本不变
  • D、Y逐渐减小,R逐渐减小

正确答案:B

第8题:

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黄色圆粒与绿色圆粒杂交,子代数量统计如下:



(1)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基因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F1中不同于亲本基因型的杂交比例为__________。
(3)F1中一株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杂交得F:,表现型比例应为__________或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1)YyRr;yyRr
(2)1/2
(3)1:1:1:1;1:1
解析:
(1)依据题意,发现圆粒:皱粒为3:1,黄色:绿色为1:1,依据孟德尔遗传定律,我们可以确定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



第9题:

小麦的抗锈病与染锈病为一对相对性状,由T、t基因控制;易倒伏与抗倒伏为另一对相对性状,由D、d基因控制。T与t、D与d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让抗锈病易倒伏小麦自交,后代出现了染锈病抗倒伏的小麦,请从理论上分析:后代中纯合体占总数的()。


正确答案:1/4

第10题:

已知小麦的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抗锈病(R)对易染锈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高杆抗锈病、矮杆易染病两纯系品种,要求培育出矮杆抗锈病的新品种。下列育种方式中最适宜的是()

  • A、多倍体育种
  • B、诱变育种
  • C、杂交育种
  • D、基因工程育种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