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后风险防控措施中严格控制资金流包含以下哪些情况:()

题目
多选题
贷后风险防控措施中严格控制资金流包含以下哪些情况:()
A

账户只出不进

B

要求客户增加结算量

C

账户封闭管理

D

账户只进不出

E

冻结结算账户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如何做好银行案件风险防控工作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完善公司(法人)治理机制。(2)建立健全案件防控责任制度(3)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4)下大力气狠抓执行力建设。(5)增强稽核和业务检查的有效性。(6)建立案件责任追究制度。(7)强化科技系统技防功能。(8)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来机制。(9)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风险文化、合规文化。(10)加强对案防工作的监管。

第2题:

高风险地区要在落实中风险地区各项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哪些措施?()

A.扩大防控区域范围

B.全面排查

C.限制人群聚集性活动

D.区域管控

E.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


正确答案:ABCDE

第3题:

常见的风险防控措施有:()、安全操作规程、技术防控措施、管理防控措施、教育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个体防护措施,减少职业伤害。

A.安全防控措施

B.危险防控措施

C.风险防控措施

D.工艺防控措施


参考答案:D

第4题:

述一般贷款业务在贷款支付及贷后管理环节的风险防控措施贷款支付及


正确答案: 1、贷款支付环节的风险防控措施1、根据信贷合同的生效时间,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办理支付手续。分批支付的,必须由借款人本人依据合同约定的用款计划到贷款机构办理手续。
2、贷款资金必须转入借款人账户,采用承贷机构受托支付的,贷款资金通过借款人账户支付给借款人交易对手。借款人自助支付的,贷款资金转入借款人在承贷机构开立的结算账户。
3、承贷机构应依据借款合同约定,对信贷资金的支付进行管理与控制。采取贷款人受托支付的,贷款人应在贷款资金发放前,审核借款人相关交易资料和凭证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的条件,将贷款资金按约定支付给借款人交易对手。采用借款人自主支付的,贷款人应要求借款人定期报告或告知贷款资金支付情况,并通过账户分析、凭证检查、现场调查等方式核查贷款支付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用途,并应做好有关细节的认定记录。
贷后管理环节的风险防控措施
1、做好贷后的跟踪检查、定期检查和特别检查,及时掌握借款人(担保人)的生产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确保贷款按合同约定使用。发现重大问题,及时报告预警。
2、对大额贷款和出现风险苗头的贷款,应双人或换人进行贷后检查,确保问题早发现,及早处置。
3、要重点监控借款人的主营业务收入是否进入承贷行结算账户,对借款人现金流异常的要采取措施。
4、要建立专门的信贷档案库,并安排专人管理,妥善保管各类信贷档案资料,严防缺失、毁损。要严格实行档案资料查阅登记制度,档案管理人员工作变动应办理档案的交接手续。

第5题:

根据贷后检查信息,分析客户风险状况,评议风险程度,提出风险防控的意见和建议是风险分析会重点讨论评议的内容。()


答案:正确

第6题:

票据受理与审核的风险防控措施有哪些?


答案:(1)柜面受理人员要认真核对客户账户信息或经办人身份,认真核对收款人的账号、户名。(2)经办人员受理业务时,应认真审核票据的真伪,按照制度规定审验、核对票据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第7题:

银行风险的防控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1)完善公司(法人)治理机制(2)建立健全案件防控责任制度(3)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4)下大力气狠抓执行力建设(5)增强稽核和业务检查的有效性(6)建立案件责任追究制度(7)强化科技系统技防功能(8)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9)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风险文化、合规文化(10)加强对案防工作的监管

第8题:

保监会35号文《中国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业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中要求从以下哪些方面做到严控风险:()①流动性风险防控②资金运用风险防控③战略风险防控④新型保险业务风险防控⑤外部传递性风险防控⑥群体性事件风险防控⑦底数不清风险防控⑧资本不实风险防控⑨声誉风险防控⑩健全风险防控工作机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⑥⑦

C.①②③④⑦

D.以上全都是


参考答案:D

第9题:

新产品(业务)风险管理措施包括()。

A.风险识别
B.风险评级
C.制定风险防控措施
D.新产品风险管理评价
E.风险防控措施调整

答案:B,C,D
解析:
新产品(业务)风险管理措施包括:1.风险评级;2.制定风险防控措施;3.新产品风险管理评价。

第10题:

本人所在涉密岗位存在哪些保密管理风险点?对这些风险点进行防控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存在的风险因素:
(一)保密工作团队上的问题
1 、领导保密意识尚不够敏感;
2 、保密教育不经常、保密知识缺乏;
3、 保密组织的任务分工不明、对保密形势的估计不准确 ;
4、专项检查不到位、安全隐患排查不彻底 ;
5、保密员队伍建设还须加强;
6、工作思路缺乏创新、 工作缺乏协同合作。
(二)保密工作环境上的问题
1、可能在设备设施上泄密;
2、可能在计算机系统上泄密;
3、可能在生产及学习训练过程中泄密;
4、职工跳槽频繁;
5、在物流中泄密风险较大。
防控的主要措施有:
1、进一步加强保密“软件建设”。
2、进一步加强信息设备的安全建设 。
3、进一步完善保密工作机制。
4、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员工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