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所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可见IgG及C3沿肾小球基膜呈线样沉积,该药物是()

题目
单选题
药物所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可见IgG及C3沿肾小球基膜呈线样沉积,该药物是()
A

新型青霉素Ⅰ

B

喹诺酮类

C

西咪替丁

D

非甾体抗炎药

E

环孢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狼疮性肾炎

A.肾小球系膜区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呈块状或颗粒状分布

B.C3呈飘带样沿毛细血管襻沉积

C.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增多,晚期可见Kimmelstiel-Wilson结节

D.IgG和C3呈颗粒样在毛细血管襻沉积

E.以IgG为主,常伴IgM、IgA、C3、C4广泛沉积,呈"满堂亮"现象


参考答案:E

第2题:

过敏性紫癜肾炎

肾脏病理免疫荧光可见: A.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在系膜区沉积

B.C3呈飘带样沿毛细血管袢沉积

C.IGG和白蛋白呈线样在毛细血管袢沉积

D.IGG和C3呈颗粒样在毛细血管袢沉积

E.各种免疫球蛋白都阳性呈“满堂亮”现象


正确答案:A
过敏性紫癜肾炎和IgA肾病的肾脏病理免疫荧光所见基本相同。

第3题:

哪种药物所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可见IgG及C3沿肾小球基膜呈线样沉积( )

A.呋塞米

B.西咪替丁

C.新型青霉素I

D.喹诺酮类

E.非甾体抗炎药


正确答案:C
C;新型青霉素l、苯妥英钠或利福平导致的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可见IgG、C3沿肾小管基膜呈线形沉积。

第4题:

紫癜性肾炎肾免疫病理特点为

A.无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成分沉积
B.以IgG和C为主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呈线条样沉积
C.以IgG和C为主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系膜区呈颗粒样沉积
D.以IgA为主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系膜区呈颗粒样沉积
E.以IgM为主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系膜区呈颗粒样沉积

答案:D
解析:
紫癜性肾炎因过敏引起的血管变态反应性(属Ⅲ型变态反应)疾病引起肾小球肾炎,为免疫复合物性疾病。免疫病理以IgA颗粒样弥漫性肾小球沉积为其特征。

第5题:

某药物所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可见IgG及血清补体3(C3)沿肾小球基底膜呈线样沉积,该药物是

A、呋塞米

B、西咪替丁

C、甲氧苯青霉素

D、庆大霉素

E、非甾体消炎药


参考答案:C

第6题: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A.肾小球系膜区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呈块状或颗粒状分布

B.C3呈飘带样沿毛细血管襻沉积

C.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增多,晚期可见Kimmelstiel-Wilson结节

D.IgG和C3呈颗粒样在毛细血管襻沉积

E.以IgG为主,常伴IgM、IgA、C3、C4广泛沉积,呈"满堂亮"现象


参考答案:A

第7题:

如果该病人抗GBM抗体(+),ANCA(一),肾活检最可能的荧光免疫病理结果是

A.IgG和补体C3呈光滑线条状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分布

B.IgG和补体C3呈颗粒状沉积于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

C.IgG和补体C3呈粗颗粒状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

D.IgG和补体C3呈细颗粒状状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分布

E.IgG和补体C3在肾小球受累节段呈团块状沉积


正确答案:A
该病为I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免疫病理为IgG和补体C3呈光滑线条状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分布,这是它的特征。

第8题:

药物所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可见IgG及C3沿肾小球基膜呈线样沉积,该药物是

A、新型青霉素Ⅰ

B、喹诺酮类

C、西咪替丁

D、非甾体抗炎药

E、环孢素


参考答案:A

第9题:

以下关于原发性急进性肾炎I型的肾免疫病理特点正确的是

A.IgG和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呈线样沉积

B.血清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阳性

C.少或无免疫球蛋白和(或)补体沉积

D.IgG为主在系膜区沉积

E.IgA和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呈颗粒样 沉积


正确答案:A
原发性急进性肾炎I型的肾病理免疫特点是IgG线性沉积。

第10题:

哪种药物所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可见IgG及C沿肾小球基膜呈线样沉积

A.呋塞米
B.西咪替丁
C.新型青霉素Ⅰ
D.喹诺酮类
E.非甾体抗炎药

答案:C
解析:
新型青霉素Ⅰ、苯妥英钠或利福平导致的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可见IgG、C3沿肾小管基膜呈线形沉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