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给定资料】  资料1  L教授把由于农田水利设施荒废引起的水资源短缺称为体制型缺水,这是一种体制问题而引起的

题目
问答题
(九)  【给定资料】  资料1  L教授把由于农田水利设施荒废引起的水资源短缺称为体制型缺水,这是一种体制问题而引起的缺水。他指出,对于资源型缺水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加大资源供给,兴修水利开发先进的节水设备等手段和措施来解决,而解决体制缺水问题还得从水的分配和管理入手,处理水资源供需矛盾,不仅在于水资源本身稀缺性,更在于我们自身在水的利用和分配上存在一定缺陷,现行的大而公的水资源开发管理体制,自然会导致人们对水的过度使用和浪费。L教授认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方式是市场方式,即将公共资源变成私有资源,在这方面甘肃张掖的试验值得其他缺水的地方效仿。张掖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农业生产区,但是通过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构,把缺水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具体的做法是鼓励农户自己或合作出资打机井,通过用水成本核算个体农户用水支付费用,充分发挥农民和合作组织在工程建设、使用维修、水费计收等方面的作用,以农民的自主性来解决农田用水问题。以市场方式建立了用水价值的概念和水权交易制度。农民有了水资源商品观念后,会考虑改进技术来提高灌溉效率,或者选择需水量更少的作物进行播种,进而刺激农业产品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L教授说,大旱还在继续恶化和扩大,就长期而言,如果不能解决缺水的体制因素,不能在全国尤其缺水地区建立一套有效的水资源分配方式,进而形成一个节水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话,很难解决当前水资源短缺问题。  资料2  中国人民大学T教授认为,提高抗旱救灾能力最关键的是农村小型水利建设。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低成本、低代价的粮食安全战略。种粮几乎没有什么效益。所以为粮食生产服务的“农水”也不可能让市场来解决,农水一涨价,农民觉得不合算,就干脆不浇灌了,如果有太多的农民不浇灌,国家粮食安全就成大问题了。因此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不宜进行市场化。  作为一种高投入、高风险、低回报的资产,农田水利设施并不完全适合私人经营,计划方式仍然有效,政府管理不仅应该而且必要。当前我国不少地方进行的农田水利建设片面市场化的做法应该予以调整。近年来我国实行了许多市场化改革,但结果却是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日趋涣散,市场化成了政府部门“甩包袱”的工具,如果任其长期发展下去,将会严重损害我国粮食安全。  T教授说:“农田水利建设的修建属于公共品建设,对农村公共品供给,政府应该唱主角。另外,一些农田水利建设是需要集体行动的,分田到户与过去相比的确难以组织起大的农田水利建设,但并不是没有任何办法。可考虑当地农村的自身特点,对于合作传统良好的农村社区,可以直接引入用水户协会等合作模式,由政府加以适当补贴,帮助其自立发展;而对于分散严重,基本无法合作的村庄,则应该详细考察其分散状况,对症下药,帮助其解决村庄组织问题。为了彻底解决‘少雨就旱,多雨就涝’的恶性局面,建议国家或者省市部门拨出专门经费,让农民农闲时修建沟塘渠堰,实现‘贮水于民’”。  【问题】  给定资料1、2中,L教授和T教授在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方式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这两种看法是什么?你对此怎么评价?理由是什么?  要求:观点明确,层次清晰,简明扼要,语言流畅。250字以内。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水资源短缺主要分为()。

A.资源型缺水

B.工程型缺水

C.水质型缺水

D.管理型缺水


参考答案:ABCD

第2题:

给定资料5提到:“灾难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现行应急管理制度、体制、机制中的问题。”结合给定材料,用不超过300字的篇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分)

要求:观点明确,简明扼要,语言流畅。


正确答案:
答案提示
灾难的发生往往具有很多不可抗的因素,因此一旦灾难突然发生对我们的应急管理机制
  等制度将是极大的考验。以2008年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为代表的一系列突发事件为我们带来了很多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从中折射出我国现行应急管理制度、体制、机
  制当中的不少问题。宏观上看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责任不够明确,统一、协调、灵敏的应对体制  尚未形成;社会广泛参与应对工作的机制还不够健全等问题。微观士看则有应急预案的修订、演练没有形成经常性制度,预案不全不细;公民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常识和自救知识普遍缺乏  等问题。国家已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更多的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去解决,尤其要从预防着  眼,增强“防患于未然”意识。

第3题:

有的地区水资源总量较大,但由于水质差,可供水量少,从而造成()。

A、资源型缺水

B、管理型缺水

C、工程型缺水

D、水质型缺水


答案:D

第4题:

由于生产技术或社会体制变革而引起的规模较大的社会流动被称为()

A垂直流动

B代际流动

C结构式流动

D竞争式流动


C

第5题:

(二)认真阅读给定资料,试指出我国教育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18分)

要求:简明、准确,不超过150字。


正确答案:
答案提示
一是素质教育流于形式,应试教育的实质没有改变,甚至变本加厉。二是教育功利化、行政化倾向严重,教育目的发生扭曲,忽视道德、思想等方面的教育。三是教育资源投入不足、分配不均,过于倚重学校教育,其他教育形式发展不足。四是近年来大学盲目建设,盲目扩招,教育产业化趋向明显。

第6题:

(二)给定资料5提到:“灾难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现行应急管理制度、体制、机制中的问题。”结合给定材料,用不超过300字的篇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分)

要求:观点明确,简明扼要,语言流畅。


正确答案:
(二)答案提示
 灾难的发生往往具有很多不可抗的因素,因此一旦灾难突然发生对我们的应急管理机制等制度将是极大的考验。以2008年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为代表的一系列突发事件为我们带来了很多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从中折射出我国现行应急管理制度、体制、机制当中的不少问题。宏观上看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责任不够明确,统一、协调、灵敏的应对体制尚未形成;社会广泛参与应对工作的机制还不够健全等问题。微观上看则有应急预案的修订、演练没有形成经常性制度,预案不全不细;公民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常识和自救知识普遍缺乏等问题。国家已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更多的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去解决,尤其要从预防着眼,增强“防患于未然”意识。

第7题:

“给定资料4”提到了H省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给定资料,请你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15分)

要求:问题明确,措施得当,具有针对性。分条作答,不超过300字。


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
针对H省存在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失修和病险隐患多、资金短缺、基层水利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措施:
一是大力新建蓄、引、提水能力强的水利工程,同时加强对原有的水利基础设施的管理、使用和维修,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提高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逐步建立政府、农民、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新机制,提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总体投入水平。
三是创新管理体制,在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中加大乡镇水管站改革的力度,将乡镇水管站编制内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稳定好队伍,发挥好作用,切实增强农村水利服务体系的服务能力。

第8题:

给定资料l中谈到“大量侵害公共利益的水污染事故引起的纠纷没有进入司法程序”,请依据给定资料,用200字左右的篇幅,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20分)

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晰,语言简练。


正确答案:

答案提示

第一,对侵害公共利益的水污染事故提起公益诉讼,面临缺乏明确法律规定的障碍。目前缺少对水污染公益诉讼的诉权进行规范的专门条款。

第二,水污染具有流域性特点,污染与损害分散在多个行政区域。大量的水污染事故涉及级别管辖与地域管辖问题,司法保护的实际操作存在诸多难题。

第三,水污染事故存在着调查取证难度大、不易操作、损害程度认定和评估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目前又缺少能胜任举证责任和鉴定技术的独立中介组织和环保机构,很多水污染直接受害人不愿意也很难诉诸司法程序。

第9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 165~167 题:

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人们最初发现水俣湾地区出现奇异现象,猫流涎不止、疯癫发狂、步态不稳。后经研究发现这是由于环境污染引起的公害病,称为水俣病。

第 165 题 它是由于食人了富含哪种物质的鱼贝类而引起的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渴和饮水行为,如果是由于体内缺水引起的,则称之为();反之,如果是由于生活习惯和预料会渴而导致的饮水行为,则称为()。
原发性渴;次发性渴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