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点的高程已知,利用水准仪读出A点的读数为a时,仪器的视线高度为()

题目
单选题
A点的高程已知,利用水准仪读出A点的读数为a时,仪器的视线高度为()
A

Hia=Ha+a

B

Hia=Ha-a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水准测量中,设后尺A的读数a=2.713m,前尺B的读数b=1.401m,已知A点高程为15.000m,则水准仪视线高程为( )m。

A.13.688
B.16.312
C.16.401
D.17.713

答案:D
解析:

第2题:

某高程测量(如下页右图所示),已知A点高程为HA,欲测得B点高HB,安置水准仪于A、B之间,后视读数为a,前视读数为b,则B点高程Hb为()。



答案:C
解析:

测定地面上点的高程,采用如图所示,设B为待测点,其设计高程为HB,A为水准点,已知其高程为HA。为了将设计高程HB测定于B,安置水准仪于A、B之间,先在A点立尺,读得后视读数为a,然后在B点立尺。为了使B点的标高等于设计高程HH,升高或降低B点上所立之尺,使前视尺之读数等于b。B点高程可按下式计算:HB= HA+a-b。

第3题:

已知点的高程+后视读数=仪器的视线高程(简称视线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4题:

已知高程+后视读数=本站仪器的()。

  • A、视线高程
  • B、仪器高度
  • C、水准点高程
  • D、观测点高程

正确答案:A

第5题:

利用水准仪“倒尺法”放样隧道洞顶标高时,地面已知点高程为35.00m,待定点高程为38.00m。若已知点上水准尺读数为1.50m,待定点上水准尺的读数为()m。

A:1.50
B:2.00
C:2.50
D:3.00

答案:A
解析:
视线高为35.00+1.50=36.5(m),根据“倒尺法”原理,即水准尺零点为高程38.00m,则视线对应的待定点上水准尺的度数为38.00-36.50=1.50(m)。

第6题:

某工程高程测量,已知A点高程为HA,水准仪安置于A、B两点之间,后视读数为a,前视读数为b,则B点高程HB为()。




答案:B
解析:

第7题:

某工程高程测量时,已知A点高程为HA,水准仪安置于

A、B两点之间,后视读 数为《,前视读数为b,则B点高程Hb为( )。

答案:B
解析:

第8题:

水准仪视线高等于( )+后视点读数。

A.后视点高程
B.转点高程
C.前视点高程
D.仪器点高程

答案:A
解析:
水准仪视线高等于后视点高程+后视点读数。

第9题:

已知某点地面高程为40.000m,用N3水准仪对该点标尺读数为157.263,求其视线高程为多少?


正确答案:Hi=40.000m+(157.623cm-0.5cm)=41.57123m

第10题:

在渠道纵断面测量时,已知某测站水准仪的视线高是77.850m,前视中间点的读数为1.56m,转点的读数为1.958m,则转点的高程为()

  • A、79.808
  • B、78.248
  • C、75.892
  • D、77.452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