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是全国抗战的战略防御阶段,是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扩大阶段。在此阶段中,日军采取"速战速决"

题目
判断题
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是全国抗战的战略防御阶段,是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扩大阶段。在此阶段中,日军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妄图3个月灭亡中国。国民党军广大爱国官兵虽浴血奋战,但由于其最高当局推行片面抗战路线和消极防御的作战方针,因而作战失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战局十分危急的形势下,挺进华北、华中敌后,实行全面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和"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战略方针,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积极打击敌人。
A

B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刘邦在战争相持的第二阶段除了离间范增,同时还开辟了敌后战场。


正确答案:正确

第2题:

全国抗战经过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全国抗战爆发后首先处于战略防御阶段;1938年10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以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1943年下半年以后,抗日战争逐渐转入局部反攻阶段

  • A、南京
  • B、长沙
  • C、武汉

正确答案:C

第3题:

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四次大型会战,抵抗了日军的疯狂进攻,挫败了日军()的战略企图。


参考答案:“速战速决”

第4题:

抗战相持阶段,日军侵华的重点是()


正确答案: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第5题:

下列关于相持阶段两个战场演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正面战场消极抗战形势恶化
  • B、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的主战场
  • C、正面战场仍在一定程度上起了牵制日军的作用
  • D、正面战场的战略地位日益降低

正确答案:A,B,C,D

第6题:

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主要在于()

  • A、掌握战争主动权
  • B、配合敌后战场
  • C、粉碎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 D、消灭日军的主力

正确答案:C

第7题:

自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是全国抗战的战略()阶段,也是我军挺进敌后创建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的阶段。


正确答案:防御

第8题:

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中国抗战处于战略防御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军队主动寻歼敌人的第一个大胜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

A.平型关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忻口会战
D.武汉会战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抗日战争初期国共两党领导的军队相互配合打击日军的战役。
【正确分析】1937年9月,八路军第115师主力在晋东北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歼敌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多辆,取得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干扰分析】B选项是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赢得的第一次大胜利;C选项是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第二战区组织的一次保卫太原为目的的战争;D选项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第9题:

下列关于抗战防御阶段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是主战场
  • B、蒋介石集团口头上抗战,行动上妥协
  • C、日本用主要兵力进攻敌后根据地
  • D、蒋介石组织正面会战,力图争取时间,坚持抗战

正确答案:D

第10题:

中共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质上是()

  • A、协助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
  • B、收复失地、扩大解放区
  • C、开展游击战争、壮大革命力量
  • D、开辟新的战场、进行抗战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