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现代居住区理论的表述,正确的是(  )。

题目
单选题
下列关于现代居住区理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邻里单位与居民小区在1920~1930年代被大量应用于实践

B

屈普(Tripp)最早提出了“居住小区”理论

C

“扩大街坊”也称“居住综合体”

D

佩里(C.A.Perry)提出了“邻里单位”理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现代农业内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

B.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

C.农业劳动者的现代化

D.农业生产管理现代化

答案:A,B,C,D
解析:
农业现代化指的是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农业劳动者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管理现代化。

第2题: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1993)(2002年版)的规定,下列关于城市居住区内道路的基本要求表述正确的是()

A:组团路的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
B:居住区内主要道路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
C:小区路的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
D:居住区内地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三级

答案:C
解析:
城市居住区内道路的基本要求:居住区内道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其道路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小区路路面宽6~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组团路路面宽3~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额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

第3题:

关于往复泵容积效率的计算方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实际流量/理论流量

B、理论流量/实际流量

C、有效功率/轴功率

D、功率/轴功率


参考答案:A

第4题: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方面的表述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方面的表述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
D选项: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海拔2154.9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故D表述不正确。B选项:南海有四个群岛,分别是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故B选项表述正确;C选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故C选项表述不正确;A选项:东北平原面积达3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平原,故A项表述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择B选项。

第5题: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1993)的规定,下列关于城市居住区的竖向、管线综合与技术经济指标的基本要求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居住区的竖向规划,应包括地形地貌的利用、确定道路控制高程和地面排水规划等内容
B.居住区内应设置给水、污水、雨水和电力管线
C.居住区规划应有综合技术经济分析,综合经济指标项目应包括必要指标和可选用指标
D.采用分散供热居住区内还应增设供热管线

答案:D
解析:
采用集中供热居住区内还应增设供热管线。

第6题:

下列关于居住区绿地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宅旁、配套公建和道路绿地应计入居住区绿地
B.居住区绿地应包含块状、带状公共绿地等
C.居住区绿地应包含老年人、儿童活动场地
D.居住区绿地与住宅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建用地共同组成居住区用地

答案:D
解析: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第3.0.2条规定,居住区用地构成包括:住宅用地(50%~60%)、公建用地(15%~25%)、道路用地(10%~18%)和公共绿地(7.5%~18%)(不是居住区绿地)。

第7题: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下列关于城市居住区内绿地的基本要求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新区建设绿地率不应低于30%,旧区改建不宜低于25%
B:应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布局形式,设置相应的中心公共绿地
C:旧区绿地总指标的改造可酌情降低,但不得低于相应指标的60%
D:组团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不低于0.5m2/人

答案:C
解析:
旧区绿地总指标的改造可酌情降低,但不得低于相应指标的70%。

第8题:

以下关于居住区“建筑密度”的术语表述,哪项正确?( )

A.居住区建筑密度=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住宅用地面积(%)
B.居住区建筑密度=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居住区用地面积(%)
C.居住区建筑密度=居住建筑的总面积/住宅用地面积(%)
D.居住区建筑密度=居住建筑的总面积/居住区用地面积(%)

答案:B
解析: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第2.0.31条规定:建筑密度是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第9题: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下列关于城市居住区内道路的基本要求表述中正确的是()

A:组团路的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
B:居住区内主要道路可根据实际需要最多设置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
C:组团路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
D: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三级

答案:C
解析:
城市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其道路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小区路路面宽6~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组团路路面宽3~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

第10题:

下列关于传统与现代的迁移理论,说法正确的是()。
A.传统的迁移理论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现代理论有科学理论做支撑
B.传统的迁移研究是比较宏观的、粗线条的;现代的则是比较微观、细致的
C.现代迁移研究较重视认知特性的探讨
D.传统的迁移理论对迁移研究无实质性进展,现代迁移理论促进了迁移研究的深化
E.关系转换理论和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属于现代的迁移理论


答案:B,C,D
解析:
A项错在“完全没有科学依据”;而E项关系转换理论应属于传统迁移理论。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