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屏上P点出现明条纹,则(  ).

题目
多选题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屏上P点出现明条纹,则(  ).
A

P处始终是明纹

B

P处每隔半个周期,明暗条纹交替出现一次

C

P处每隔一个周期,明暗条纹交替出现一次

D

P处到双缝的路程差一定是光的半个波长的偶数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单色自然光,在屏上形成干涉条纹。若在两缝后放一个偏振片,则(  )。

A.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变,但明纹的亮度加强
B.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变,但明纹的亮度减弱
C.干涉条纹的间距变窄,且明纹的亮度减弱
D.无干涉条纹

答案:B
解析:
干涉条纹的间距Δx=Dλ/(nd),偏振器不改变光的波长,双缝的距离没有改变。因此,干涉条纹的间距没有改变,自然光经过偏振器后,透光强度变为入射光强的一半,所以明纹的亮度减弱。

第2题:

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屏E上的P点处是明条纹,若将缝S2挡住,在S1S2连线的垂直平分面处放一反射镜M,则此时( )。



A.P点仍为明条纹
B.P点为暗条纹
C.不能确定P点是明条纹还是暗条纹
D.无干涉条纹

答案:B
解析:
由几何关系可知,经平面镜反射的光与从.S2发出的光到指定点的光程相同,但由于平面镜反射有半波损失,所以原来是亮的地方现在变暗。

第3题: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的波长600nm,双缝间距2mm,双缝与屏的间距为300cm,则屏上形成的干涉图样的相邻明条纹间距为(  )。

A、0.45mm
B、0.9mm
C、9mm
D、4.5mm

答案:B
解析:

第4题: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两缝到屏上某点P的光程差为7λ时,则P点为干涉条纹的:()

  • A、第七级明纹
  • B、第七级暗纹
  • C、第六级明纹
  • D、第六级暗纹

正确答案:A

第5题: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缝距为d,缝屏距为D,屏上干涉条纹的间距为Δy。现将缝距减小一半,则干涉条纹的间距为()


正确答案:2Δy

第6题: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单色自然光在屏上形成干涉条纹。若在两缝后放一个偏振片则( )。

A.干涉条纹间距不变.且明纹亮度加强
B.干涉条纹问距不变.但明纹亮度减弱
C.干涉条纹的间距变窄.且明纹的亮度减弱
D.无干涉条纹

答案:B
解析:
放一个偏振片后,唯一的影响是投射到屏上的光强变弱。

第7题: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的波长600nm,双缝间距2mm,双缝与屏的间距为300cm,则屏上形成的干涉图样的相邻明条纹间距为:

A. 0. 45mm
B. 0. 9mm
C. 9mm
D. 4. 5mm

答案:B
解析:

第8题: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的波长600nm,双缝间距2mm,双缝与屏的间距为300cm,则屏上形成的干涉图样的相邻明条纹间距为:

A.0.45mm
B.0.9mm
C.9mm
D.4.5mm

答案:B
解析:

第9题:

用单色光做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时,如把双缝中的一条遮住,则()

  • A、屏上干涉条纹仅亮度变暗
  • B、屏上出现与原来不一样的明暗相间的条纹
  • C、屏上只出现一条明条纹
  • D、屏上一片模糊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单色自然光在屏上形成干涉条纹。若在两缝后放一偏振片,则()。

  • A、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宽,但明纹的亮度减弱
  • B、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变,但明纹的亮度减弱
  • C、干涉条纹的间距变窄,但明纹的亮度增强
  • D、干涉条纹的间距变窄,但明纹的亮度减弱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