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事业在改革中取得的重大成果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中国新闻事业在改革中取得的重大成果有哪些?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政治家办报与正确舆论导向。
2.新闻工作的两次重点转移。
3.探索新闻规律提高报纸质量。
4.实施正确的舆论监督。
5.新闻事业长足发展。
6.新闻事业内部体制的改革和经济管理的探索。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中国最早开展杂交水稻研究并取得重大成果、后来担任新中国首任农业科学院院长兼华南农学院院长的中大著名教授是谁?


正确答案: 丁颖

第2题:

明中叶取得重大成果的散文流派是()。


正确答案:唐宋派

第3题:

我国新闻事业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中国新闻事业的最高宗旨是: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群众,促进现代化建设;坚持党性原则;坚持群众性原则;媒体以党报为核心,形成多层次、多品种并存的格局;传媒国有制性质;实行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运行方式。

第4题:

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有哪些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①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要"促进国内劳动同胞的团结",为他们提供阶级斗争的工具。
②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③注意联系群众,并在工人中进行组织活动。改组后的《新青年》,增设了《编辑室札礼》专栏,加强编者和读者的联系,听取读者批评,改进工作。

第5题:

新闻事业有哪些基本特性


正确答案: 新闻事业是以传播新闻为主要手段满足人们信息需要的社会文化事业。在阶级社会中,它是一定阶级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的舆论工具。作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它在经营上实行企业化管理,遵循经济与市场规律。
新闻事业具有社会属性:新闻事业作为一种社会信息传播及社会舆论机关具有社会属性。
阶级属性:新闻事业作为一种舆论工具具有阶级属性。
经济属性:新闻事业作为一种信息产业实体具有经济属性。

第6题:

在改革中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正确答案: (1)由于政治改革一般采到自上而下的渐进和平方式。
(2)要注意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二者之间关系的协调,一般以经济改革为先导,当经济改革推进到一定程度时,再着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这种改革方式有助于减少社会的震荡,增加改革成功的概率。

第7题:

中国新闻事业在改革中取得的重大成果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政治家办报与正确舆论导向。
2.新闻工作的两次重点转移。
3.探索新闻规律提高报纸质量。
4.实施正确的舆论监督。
5.新闻事业长足发展。
6.新闻事业内部体制的改革和经济管理的探索。

第8题:

五四时期中国新闻事业有哪些重大的突破性改革?
1、使报刊成为百家争鸣的园地。
2、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得到了广泛运用。
3、副刊有了很大改进出现了四大副刊:北京《晨报副刊》第七版、上海《民国日报》的《觉悟》、《时事新报》的《学灯》、《京报》副刊。
4、中国记者走向世界。
5、开始了新闻学研究。

第9题:

1957年到1966年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有哪些主要特点?解释形成的原因。


正确答案: 特点:我国在57-66年,随着政治经济形式的变化而变化,发展很不稳定;1958年大跃进的时候曾经不顾经济条件,出现过全国大办县报的局面;在三年经济困难期间,由于纸张供应吃紧,有些报刊不得不合并或者压缩发行数量。完成了经济调整之后,报纸的数量才又缓缓升上来。
形成原因:
(1)新闻界掀起了自身的鸣放和整风运动的宣传报道。
(2)“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反右斗争宣传。这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发生的。广大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广大知识分子处于对国家的热爱提出了大量有益的意见,但由于中共中央片面夸大极少数右派分子的错误言论的严重性,导致反右扩大化。
(3)“大跃进”时期的新闻工作犯下了严重的左倾主义错误,为大跃进推波助澜。首先是,总路线宣传的唯意志论;其次是农业生产大跃进宣传中的浮夸风;然后是工农业生产宣传中的瞎指挥;最后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宣传中的共产风。
(4)60年代初,我国经济出现困难局面,中央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新闻事业因此也就有了新的发展。新闻工作在探索中前进。
(5)经过60S初期的调整,国家经济略有好转,左倾思潮日益严重泛滥。对新闻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

第10题:

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有哪些变化?出现了哪些知名记者?


正确答案: (1)中华民国成立初期,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确立了自由新闻体制。在当时政党政治的背景下,出现了政党报刊的繁荣。
(2)袁世凯上台后,排斥异己,新闻事业遭到了压制和扭曲,出现了"癸丑报灾"。
(3)由于北洋政府实行言论禁锢,各报为了生存,都采取了轻言论、重新闻的发展策略,在客观上促进了新闻业务的发展。
著名记者有黄远生、邵飘萍、林白水、胡政之、张季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