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记》取得了哪些艺术成就?

题目
问答题
《琵琶记》取得了哪些艺术成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论述《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取得了哪些艺术成就?
首先,此诗结构上完整、细密、紧凑。全诗按故事情节发展依次为辞归、送别、逼婚、殉情四个部分。其情节推进采取双线推进方式,一条线索由焦、刘夫妇关系组成,另一条由焦、刘夫妇同焦母、刘兄之间关系组成,并在全诗中占主导地位。诗中多用照应的手法,体现了结构的细密。
其次,此诗通过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诗中人物的个性,如刘兰芝的外柔内刚,焦仲卿的懦弱无奈,焦母的专横,刘兄的势利,都通过他们的语言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第三,此诗语言的基本风格为自然、朴实、流畅。但兰芝辞别和太守迎亲两处,作者却用浓墨重彩着意铺陈,渲染气氛,表现人物心情,烘托悲剧主题,起了重要作用。
第四,诗的结尾用了象征手法,写刘、焦墓地梧桐松柏枝叶交相覆盖、鸳鸯双双日夕和鸣,表达了作者对他们追求自由爱情的可贵精神的赞颂和对他们不幸命运的同情。

第2题:

《琵琶记•糟糠自厌》在思想和艺术上有何成就?


正确答案:《糟糠自厌》是《琵琶记》中最精彩,最感人,最脍炙人口的一出戏,无论在思想还是艺术上,这出戏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蔡伯喈上京赴考,赵五娘独自担负其全家的生活重担。由于连年灾荒,生活极其艰难。为了侍奉公婆,赵五娘强支病体,典尽服饰,吃尽了千辛万苦,把仅有的细米孝敬公婆,自己却忍饥挨饿,以糠度日。
在思想上,《糟糠自厌》首先突出地表现了赵五娘在极端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任劳任怨、坚忍不拔和舍己为人、勇于自我牺牲的高贵精神,歌颂了在封建制度下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古代劳动妇女那种善良、勤劳坚忍,尽责的传统美德。其次,《糟糠自厌》通过对赵五娘一家艰苦生活的描写,生动地反映了封建时代人民的深重灾难,并对之寄予了深切的同情。第三,《糟糠自厌》对赵五娘悲惨生活的描写在客观上对造成这场悲剧的朝廷、权臣和科举制度提出了控诉。
在艺术上,《糟糠自厌》的成就首先在于细致入微,丝丝入扣的心理描写。如对赵五娘吃糠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就非常成功,作者首先写出了赵五娘不得不吃糠的具体困难,接着写吃糠的难于下咽,由此赵五娘以糠自比,进一步由糠想到米,由自己遭遇的悲苦想到相见无期的丈夫。这是一个实际上被遗弃的妇女的沉痛自白。其次,《糟糠自厌》的曲词朴素、形象,感情色彩强烈,具有浓郁的悲剧性。如开头的两支[山坡羊]描述了赵五娘不得不吃糠的苦衷,感情悲苦,风格凄惨,有力地强化了作品的悲剧气氛。正是因为这出戏在艺术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才深得曲家和读者的推崇和赞赏。

第3题:

南戏有很多优秀作品,艺术成就与影响最大的是高则诚的()

A.《白兔记》

B.《琵琶记》

C.《荆钗记》

D.《拜月亭记》


参考答案:B

第4题:

高明《琵琶记》的主题思想以及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主题思想:借辞试不从、辞婚不从、辞官不从的情节和满门旌表的结局,宣传忠、孝、贞、烈等传统道德,也揭示了文人所面对的“忠孝不能两全”的困境。
艺术成就:
(1)结构上以两条线索展开情节,一条线索写蔡伯喈在京城的安逸富贵与忧思,一条线索写赵五娘在家乡的艰难挣扎。两条线索相互对照,交叉进行,互相呼应。
(2)对人物内心的刻画,细致、深入。如“五娘吃糠”中借糠和米的关系来比喻自己和夫婿蔡伯喈的不同处境,朴素的语言,形象的比喻,细腻揭示赵五娘内心的痛苦。
(3)语言贴切,切合人物身份与戏剧场景。如写赵五娘在乡间的生活时语言比较直白,写蔡伯喈在相府的生活时,文字则比较漂亮、委婉。

第5题:

《琵琶记》取得了哪些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1)《琵琶记》在人物塑造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在人物心理刻划方面尤为突出。不仅塑造出蔡伯喈这一中国知识分子的软弱性格,也塑造了赵五娘贞烈守礼行孝的形象。
(2)它的情节,沿着两条线索发展。一条写蔡伯喈离家后的件件遭遇;一条写赵五娘在家中的种种苦难。在关目安排上特别注意让两条线索交叉进行,让不同的生活场景对比衔接。
(3)在语言运用方面,能配合人物不同的处境以及两条线索的开展,运用两种不同风格的语言。赵五娘一线,语言本色;蔡伯喈一线,词藻华丽。另外,其语言也富于动作性。不少唱词、对白能与角色动作结合,成为蕴味深厚的潜台词。
(4)《琵琶记》借鉴和吸收了杂剧创作的文学成就,因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第6题:

代表南戏最高成就的剧目是:()

  • A、《张协状元》;
  • B、《琵琶记》;
  • C、《荆钗记》;
  • D、《白兔记》

正确答案:B

第7题:

代表南戏艺术最高成就的作品是:()

  • A、《琵琶记》;
  • B、《张协状元》;
  • C、《白兔记》;
  • D、《拜月亭记》

正确答案:A

第8题:

代表南戏艺术最高成就的剧目是元末高明所作的《琵琶记》。 ( ) A.正确 B.错误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9题:

《赵氏孤儿》取得了怎样的思想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1)《赵氏孤儿》的思想成就:
A、通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复仇主题,宣扬了正义必胜的精神信念。
B、赞颂程婴、公孙杵臼等人在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的人格力量。
C、以隐寓的手法,反映了作者的民族意识。
(2)《赵氏孤儿》的艺术成就:
A、极其浓重的悲剧色彩。
B、紧张而激烈的戏剧冲突。
C、在戏剧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
如程婴、公孙杵臼、屠岸贾均性格鲜明。

第10题:

论高明《琵琶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琵琶记》写蔡伯喈和赵五娘的故事,交织看婚姻和家庭伦理的内容。作者的主观意图在通过蔡伯喈的“全忠全孝”和赵五娘的“孝妇贤妻”来宣扬贤孝,提倡风化。但作品所表现出的思想内容却远比作者的主观意图丰富。通过蔡伯喈为追求“全忠全孝”而陷于不忠不孝,表明蔡家的悲剧不是他道德品质恶劣造成的,而在于不可抗拒的社会势力,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某种不满;从蔡伯喈的思想矛盾、精神痛苦、对求功名的忏悔,以及他既牢骚满腹又因循苟且的性格特征,不仅反映了封建书生的软弱动摇,也反映了士人被各种社会势力扭曲了的双重人格,和他们在伦理道德和现实政治挤压下元所适从的两难境地,引发人们对封建道德本身合理性的怀疑。赵五娘的形象也远非“孝妇贤妻”所能限定。作者力图把她塑造成一种道德人格,但她身上表现出的吃苦耐劳、淳朴善良、孝敬老人,舍己为人等,都体现了中国劳动妇女共有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这些都使作品具有了更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 《琵琶记》在艺术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首先,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主要人物蔡伯喈和赵五娘的生动形象,这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较好地体现了作品的思想内容。其次,在戏剧结构上,采用了双线交错的结构手法。作品在交待完剧中人物后,从蔡伯喈离家赴试开始,剧情就沿两条线发展:一条是蔡伯喈登第、为官、入赘,在牛丞相家享受荣华富贵;另一条线是赵五娘在家苦守、劝慰公婆、糟糠自厌、剪发买葬。两条线的场景在剧中交错出现,环环相套,最后汇到一起,足见其关目安排独具匠心。再次,此剧的曲词十分出色:体贴人情,委曲必尽;描写物态,如在目前,能根据剧中不同人物的身份和处境。写出不同风格的曲词,如牛小姐的唱词比较文雅华丽,而赵五娘的唱词则凄婉质朴,纯是本色之语。这种个性化的曲词对传情达意,塑造人物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琵琶记》是元代南戏中最杰出的作品,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有“神品”、“绝唱”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