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宗达、王宁总结章太炎更新训诂学的内容和方法的主张有哪几点?

题目
问答题
陆宗达、王宁总结章太炎更新训诂学的内容和方法的主张有哪几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906年,在孙中山和黄兴、章太炎等人指定的《军政府宣言》中就具体地解释了“()”的主张。


正确答案:建设民国

第2题:

简述洪诚总结清人在训诂学上的缺点。


正确答案:1)训诂学为经学的附庸。他们尽力做注释疏证,把精思所得的见解变成凡例分散在经书注释中,没有写成系统的理论专著。
2)依声破字是合理的训诂法,但是滥用通转,附会穿鉴,是王氏以后训诂的通病。
3)清代几个杰出的小学家懂得语义有古今之变,具有历史观点,但由于厚古薄今,轻视唐以后的轻词俗语,不去作系统研究,虽有不少人积累了资料,但作为语言史的研究是没有的。

第3题:

简述章太炎“抑富振贫”的经济立法主张。


参考答案:

章太炎为了“恢廓民权,限制元首”,曾提出“置四法”。这四法是:均配土地;官办工厂;限制继承;公散议虽。公散议员就是解散议会,属政治方面,其余之法都是民事和经济方面的,加上他在其他地方论及的民事和经济立法主张,总合起来,其宗旨是“抑富强,振贫弱”具体内容为:
(1)“均配土地”。它含有土地国有之意。
(2)“官办工厂”。
(3)限制继承权,即上述的“限囊产之数”。
(4)统一货币。
(5)稳定赋税。


第4题:

1906年,在孙中山和黄兴、章太炎等人指定的《军政府宣言》中就具体地解释了“建设民国”的主张。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提出“专以法律为治”的主张。

  • A、黄兴
  • B、章太炎

正确答案:B

第6题:

王力提出了“新训诂学”的主张,新在哪里呢?


正确答案:何九盈把它概括为六个方面:
第一,研究语义,要有历史的观点。王力指出,前人讲字的本义和引申假借,固然也是追究字义的来源及其演变,但他们只重视汉代以前的材料,汉代以后很少道及。新训诂学首先应该矫正这个毛病,把语言的历史的每一个时代看作有同等的价值。
第二,关于词义演变,旧训诂学只限于讲本义、引申义,王力则引进“西洋旧说”,用扩大、缩小、转移三种方式加以说明。此外,他还指出必须注意忌讳法。
第三,旧训诂学比较重视语音和语义的关系,但对语法和语义的关系则很少有人注意。王力指出,语法可以证明语义,对语法的不同理解会影响到语义的解释。
第四,研究语义的产生及其演变,应该突破字形的束缚。有些字,形虽不古,而意义则很古,如“糖”字。有些字,形很古,但意义不古,如“抢”字。
第五,从历史上观察语义的变迁,应该具有明锐的眼光,不忽略任何细微的变化。有时候,我们只须利用前人所收集的资料,另换一副头脑去研究它,就可以有许多收获。
第六,语义研究应该与文化史相结合,一切的语言史都可认为文化史的一部分,而语义的历史又是语言史的一部分。从历史上去观察语义的变迁,然后训诂学才有新的价值。

第7题:

陆宗达、王宁提出在运用“以形索义”方法时,必须进行哪些方面的工作?


正确答案:1)匡谬:参照前代的金文、甲骨文,同代的训诂专书,后代的字书、韵书,将《说文》关于字形说解的谬误之处改正,求得原始笔意的真相。
2)离析:将同源通用字和同音借用字按其与意义贴切的字形离析开来。
3)归纳:将异体字、广义分形字的不同字形加以归纳综合,以便从多方面了解形义的发展。
4)追溯:遵循词义发展的线索,由孳乳字追溯至发源字,由引申义追溯至本义。
5)核证:探求字义不能只凭字形附会,必须核证文献语言,做扎扎实实的调查研究工作,才能使形义的统一关系反映无误。

第8题:

简述章太炎“抑强辅微”的刑法主张。


参考答案:

具体地说,是要像五朝法律那样做到“重生命恤无告r平吏民r抑富人出于“抑强辅微”的需要,章太炎在量刑、刑罚等问题上也提出了一些独特的主张,如:
①“轻盗贼之罪”,并反对“以赃论罪”;
②“轻谋反之罪重叛逆之罪”;
③宽平省刑。


第9题:

顾炎武、江永、段玉裁、戴震、孔广森、王念孙、江有诰、章太炎、黄侃、王力的上古韵分部分别是()、()、()、()、()、()、()、()、()、()。


正确答案:10;13;17;25;18;21;21;23;28;30

第10题:

企业文化建设计划实施情况的回顾和总结的内容有哪两方面?


正确答案: (一)上年度企业文化建设计划实施情况回顾与总结的内容
1.目标的完成情况
2.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
3.影响企业文化建设的阻力与来源
4.企业文化建设的效率
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引入“效率”概念,实际上是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效果的一个综合考察。它是在目标的完成情况、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影响企业文化建设的阻力与来源分析把握的基础上,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能力、工作质量、工作效果、工作进度的一个综合评价。效率的高低,反映的是企业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体现的是企业文化建设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同时也是年度企业文化建设计划执行情况的体现,最终反映的还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
(二)年度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评估
1.企业文化建设的不足
2.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
3.年度企业文化建设机遇与环境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