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特色。

题目
问答题
简述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特色。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国传统文化六大特色。


正确答案: 1、时间视角:历史悠久、传承连续而完整
2、空间视角:地域的多样性和民族的多元性
3、主体:儒家、道家、佛家文化的融合
4、范围和深度:内容广泛、内涵精深
5、开放性:胸怀广阔、海纳百川、兼收并蓄
6、世界地位:世界古代东方文化的代表

第2题:

简述文学批评的阐释与评价。


正确答案:(1)阐释是文学批评的第一步,它已超越了文学欣赏阶段的感受、体验、想象和理解,而进入到对作品意义的理性把握中。文学批评中的阐释就是要把那些隐藏在作品的字里行间和形象体系之内的意义揭示出来。从广义的角度看,“阐释”就是要弄清整个作品的含义,而把语言看作是传达作品含义的手段,包括详细阐释作品的各个方面,如作品的类型、构成、结构、主题、效果等;从狭义的角度看,阐释一部作品就是用分析、释义和评论的手段来阐明作品中语言的和形象的含义。
(2)评价是文学批评的第二步。它是在阐释的基础上对作品的进一步评说。
第一,作品所传达的含义是否值得传达;
第二,作者是怎样传达的。前者属于对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评价和判断,后者属于对作品的艺术形式的评价和判断。

第3题: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什么特色?


正确答案:1、时间视角:历史悠久、传承连续而完整;
2、空间视角:地域的多样性和民族的多元性;
3、主体:儒家、道家和佛家文化的融合;
4、范围和深度:内容广泛、内涵精深;
5、开放性:胸怀广阔、海纳百川、兼收并蓄;
6、世界地位:世界古代东方文化的代表。

第4题:

简述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特色。


正确答案:第一,中国历来的文学批评理论重视主体的作用,包括文学创作主体和文学欣赏主体的作用。批评家在阅读作品时,要顾及作家的全人格,每每“想见其为人”,要求“读其书而知其人”。中国文学批评理论还要求批评家能够充分发挥主动性,做到“知音”、“会心”;承认批评家有权对作品做出独立的不同于作者意图的阐释。
第二,中国文学批评重视以文学欣赏为前提,重视从敏锐的感性体悟中提炼出理性判断,强调“辨味”,往往还格外强调追索文字之外、表层内容之外的意味,即味外之味。同时,基于汉字、汉语的特点,中国文学批评有大量关于声韵和修辞的分析,引导读者领会作品的语言形式美。
第三,中国古人讲究文学批评文本的文采,有些文学批评著作成为广受欢迎的美文。第四,中国文学批评早已形成自己的术语体系,这些术语往往能传达汉语文学的独有神韵和中国人审美心理的特点。

第5题:

简述清代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主要成就


正确答案:1、古典诗歌理论实现了归纳总结;
2、诗话著作空前繁荣,名作迭出,如:叶燮《原诗》、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吴伟业《梅村诗话》、王士禛《带经堂诗话》、王夫之《薑斋诗话》、沈德潜《说诗晬语》、袁枚《随园诗话》等;
3、是对散文和韵文创作经验的归纳和整理,推出了经典文章的选本,如:姚鼐《古文词类传》、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李兆洛《骈体文钞》等;
4、各种文学主张、文学观点之间的争论比较激烈,在诗歌方面趋向于儒家诗论“兴观群怨、怨而不怒、温柔敦厚”的风格;
5、深化了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强调文学社会功用的多元性。

第6题:

简述文学批评写作程序。


正确答案: 1.反复阅读文本
2.寻找突破口
3.条理化
4.确定结论
5.文字表述

第7题:

简述文学批评的具体尺度。


正确答案: 正如我们所熟知的,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标准。上述观点首次提出,是在1847年初恩格斯在《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一文中,批评卡尔·格律恩对歌德的评价时指出“我们决不是从道德的、党派的观点来责备歌德,而只是从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来责备他;我们并不是用道德的、政治的、或‘人的’尺度来衡量他”。
现在我们所认为的尺度:
第一、语言的表现力,
第二、形象的生动性,
第三、构思的新颖性,
第四、情感的真挚性,
第五、意蕴的深广性。

第8题:

武术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正确答案:正确

第9题:

简述中国传统艺术的特色。/中西方艺术的不同之处。


正确答案: 一、“礼乐一体”的原则。 所谓“礼乐一体”,一是有礼必乐,乐附于礼;二是乐在诸多艺术中独具至尊地位。这是因为历代儒家学者都把“乐”看作是道德感化和政治教化的手段。周公“治礼作乐”即是把礼乐一并作为维持西周奴隶主统治的两大支柱,因而一旦到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社会变化,孔子就认为是“礼崩乐坏”。由于儒家的不断提倡和发挥,礼乐并列为封建统治者的工具,乐也在社会生活和艺术领域中占有崇高地位。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把“乐”当作人们修身成仁的关键,又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无所措手足。”可见孔子又把“乐”作为兴邦治国的根本。其后的孟子、荀子和其他儒家学者无不重视“乐”的作用。
荀子作《乐论》来论述音乐的审美、教育作用,认为乐“可以善民心”,“移风俗”,使“行列得正”,“进退得齐”;认为中平、肃庄的音乐可以使“民和”、“民齐”、“冰劲城固”,敌人不敢入侵;而妖冶的音乐可以导致人民“流轻鄙贱”,引起战争。《礼记》也专门有《乐记》一篇,系统论述了音乐的本质、美感、作用以及乐与礼的关系等问题。《乐记》认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认为“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敌世之因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这里把音乐当作衡量天下兴亡治乱的标尺。正是这一缘故,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乐。
《诗经》、《楚辞》原本都是乐的歌词,而不是独立的文学作品。秦代专门设立“乐府”,掌管音乐事务。汉武帝时进一步扩大乐府规模,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时的各种音乐,同时采集民间歌曲,今日所见的汉乐府诗即是那时乐曲的歌词。整个封建社会可以说有礼必有乐,无乐不成礼。如祭祀天地山川、先祖先师要用乐,叫“郊庙乐章”;举行宴享朝会要用乐,叫“燕射乐章”;练兵习武也用乐,叫“鼓吹曲”或“横吹曲”,等等。可以说,封建帝王的各种礼仪活动,都有乐曲相配,因此,朝廷总是拥有强大的乐队,并且由“太常寺”负责管理。这是朝廷的礼乐。民间也有自己的礼乐,如乡间的红白大事、集体的喜庆之事等都要有乐曲演奏。这种礼乐一体的原则是很突出的。西方的音乐却是一门独立的艺术,音乐家有独立的地位,音乐也是独立的艺术活动。
二、融合互通的精神,即中国艺术的诸门类不是各自为域,互不相关的,而是彼此相通,融合为一的。
古代所谓的“乐”实际不只是音乐,而是音乐、舞蹈和诗歌的综合。墨子评论儒家是“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是说《诗经》既可以朗诵,可以弦弹,也可以歌唱和舞蹈。其后历代诗词,既可以配曲演唱,又可以闻之起舞。汉唐以后,流行书画,二者难以分家,被称为“书画同源”,其理论和技法都是相通的。中国历史上的画家,往往又是书法家,有时甚至同时还是诗人,因为诗画也不分家。诗是无颜色的画,画是有颜色的诗;画面上的题画诗往往画龙点睛,道出画旨。元代以后兴起的戏曲,也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念、唱、舞、曲、诗、乐共熔于一炉,缺一构不成戏曲艺术。如果把戏曲舞台上各类人物的扮相和表演跟历代神佛雕塑作一番比较,也会发现戏曲艺术和雕塑艺术之间也有某种融合。可以认为,戏曲人物的扮相和表演,吸收了历代雕塑艺术的造型美,而后来的雕塑艺术家们怕也从戏曲人物的扮相和表演中得到一定的启发。
台湾学者钱穆在比较中西文化时指出,中国文化讲“合”,西方文化讲“分”。在中国文化中,诗画一家、书画同源、文史哲自古难分,而西方文化是诗画无关,乐舞独立,文史哲各自为一门学科,甚至歌剧、话剧也各自分野。中国艺术之所以具有这种融合性和相同性,是因为中国的艺术讲情、讲趣,讲喜怒哀乐之情、讲远近虚实之趣,而情趣都归之于心,心只一处,所以只能合;而西方艺术则讲理、讲形,将万事万物之理,讲长短方圆之形,这二者都归于物,物具万象,所以必定分。 
三、注重神韵的技法,即中国艺术注重表现事物的意趣和人的内在感情,要求在艺术创作中突出神似。 
我国古代的艺术家和艺术评论家们都非常重视“神似”问题。所谓“神似”就是要求艺术创作要表现对象的典型特征,揭示它们的内在精神。顾恺之说“以形写神”,并很注意对人的眼睛的描画;南齐书法家王僧虔说的“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南齐画论家谢赫说的“气韵生动”;唐代书法家张怀瓘说的“风神骨气”、宋代欧阳修说的“古画画意不画形”等等,其含意都是强调艺术创作不能追求形似,而要追求神似;艺术家们所要表现的,不应当是与外界完全相同的客观事物,而应当是这些事物的神采和气韵,是艺术家自己的意趣和感情。中国艺术有“得意忘形、得意忘象、得意忘言“一说,指只要真正摄取了事物的意态和人物的神态,就不必去考虑它本身的形态。中国画特别注意写意,京剧艺术中的脸谱,表演中的哭笑,也都是一种写意,都是追求神似。一些大画家如明代徐渭、八大山人朱耷的画都是如此。注重神韵、大笔写意是中国艺术的本质特点。 
四、用于教化的目的,即传统艺术很重视艺术的目的性和社会功能。 
从孔子开始,儒家就很重视《诗经》的思想教育作用。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就是说《诗经》的思想教育作用是可以感发人的意志,可以观察兴亡得失,可以提高人的道德修养,还可以表现人们的哀怨情绪以批评不良政治。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为国君效力。正因为《诗经》有这么大的社会功能,孔子才说“不学诗,无以言。”音乐更是如此。儒家认为乐通于伦理,故审乐可以知政。东汉郑玄说:“听乐而知政之得失,则能正君臣民物之礼。”由于汉代以来的封建统治者以儒学作为自己的统治思想,因此特别强调艺术的“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社会作用,要求乐要移情,诗要言志,戏曲表演要教人为善。 
但另一方面,统治者又鄙视劳动人民的艺术。远在春秋战国时代,儒家就把“乐”分为“正声”和“淫声”、“雅乐”和“俗乐”两类。“正声”和“雅乐”是统治阶级的艺术,“淫声”和“俗乐”是劳动人民的艺术。在儒家看来,“雅”的艺术有助于教化,“俗”的艺术有伤于教化。因此,封建统治者总是竭力排斥劳动人民的艺术。如元明以来的戏曲,最初发展于民间,而且一直在市民阶层中广泛流行,尽管戏剧的作者们也在创作中表现封建说教,尽管“雅”腻了的统治者也常常“俗”一下戏曲,但戏曲艺术一直受鄙视,作家和演员都被视为下等人。西方艺术不讲明确的社会功能,人们对艺术的要求主要是娱乐、刺激,或得到一种艺术享受,雅俗的界限也不怎么明显。同样是大剧作家,莎士比亚在西方有很高的地位,而关汉卿在中国只能收入《录鬼簿》,中西艺术的目的性也截然不同。

第10题:

简述文学批评对读者的指导作用。


正确答案: 读者阅读一般是在业余时间进行的,由于时间、精力、知识储备等方面的不足,因此需要评论家予以提示和指导,以帮助读者更好地领会和把握作品。文学批评对读者的指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要通过对作品的结构技巧、文笔情趣等因素作精当的分析,以帮助读者充分感受作品的艺术价值。其次,由于文学作品形象性的特点,作品的旨趣、意蕴往往深藏其中,而不是一目了然的。批评家的作用就在于挖掘作品的蕴涵,向读者揭示作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