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稼轩词的艺术成就。

题目
问答题
论述稼轩词的艺术成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周邦彦的作品集是( )

A、 《清真词》

B、 《淮海词》

C、 《稼轩词》

D、 《漱玉词》


参考答案:A

第2题:

试述稼轩体特色及在词史上的地位。
稼轩体在词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将词体特有的幽微要渺的特质与时代的风云际会结合在一起,既保持了词的审美特色,又融入了时代精神,强化了词体的生命力。
(1)稼轩体有阳刚之气,以词抒情言志,用词来干预家国大事,提高和强化了词的文学功能,使词彻底演变为一种独立、完善的新体抒情诗。
(2)稼轩全力作词,使词变成了体现创作主体完整人格与表现多方面生活、展示词人全部心灵世界的工具。
(3)稼轩汲取前人多种表现手法,尤其是苏轼的以诗为词,进一步引进古文手段,以文为词,丰富了词的艺术表现力。
(4)在词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上,稼轩完成了由单纯的阴柔之美向融阳刚阴柔之美为一体的新特质的转变,实现了词体文学风格的多样化。

第3题:

辛弃疾的作品集是( )

A.《淮海词》

B.《漱玉词》

C.《清真词》

D.《稼轩词》


正确答案:D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对作家作品的掌握程度。如果知道辛弃疾号“稼轩”,本题便很容易选了。所以,记住古代作家的名、字、号是很有必要的。

第4题:

结合作品论述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1、以文为词。辛词的句子往往比较长,且大量使用散文句式,但仍能用各种手段造成变化的节奏。如《水龙吟》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意义联贯而下,是很长的句子,却顿挫鲜明,铿锵有力,决不是把一段文章套在词的形式中而已。尤为突出的是广泛引用经、史、子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语汇、成句和历史典故,融化或镶嵌在词里。这本来很容易造成生硬艰涩的毛病,但以辛弃疾的才力,却能够运用得恰到好处、浑成自然,或别有妙趣,正如清人刘熙载所说:“任古书中理语、廋语,一经运用,便得风流。”(《艺概》)
2、在意象方面,辛词也自有特点。行伍出身的辛弃疾很少采用传统的兰柳花草及红粉佳人为点缀;与要表达的悲凉雄壮的情感基调相吻合,他笔下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多有一种奔腾耸峙、不可一世的气派。他既熟悉军事生活,又时刻期待着重上沙场,因此,当“笔作剑锋长”时,刀、枪、剑、戟、弓、箭、戈、甲、铁马、旌旗、将军、奇兵等繁复的军事意象就自然呈现于笔端,如“千骑弓刀”、“倚天万里须长剑”、“嵯峨剑戟”、“却笑将军三羽箭”等意象频繁出现。
3、内容的博大精深,表现方式的千变万化,语言的不主故常,构成了稼轩词多样化的艺术风格。雄深雅健,悲壮沉郁,俊爽流利,飘逸闲适,秾纤婉丽,都兼收并蓄,在两宋词史上,辛弃疾的作品数量最多,成就、地位也最高。“稼轩体”确立了豪放一派,影响十分深远。

第5题:

用典是稼轩词的特色。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秦观的作品集是( )

A、 《漱玉词》

B、 《稼轩词》

C、 《淮海词》

D、 《清真词》


参考答案:C

第7题:

《稼轩长短句》是()的词集。


正确答案:辛弃疾

第8题:

辛弃疾的词集是()。

A.《乐章集》

B.《珠玉词》

C.《稼轩词》

D.《清真集》


参考答案:C

第9题:

论述稼轩词的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辛弃疾的词在艺术上取得了很大成就。情怀的雄豪激烈。意象的雄奇飞动,境界的雄伟壮阔,语言的雄健刚劲,构成了稼轩词独特的艺术个性和主导风格。
首先,抒情意象的军事化,是稼轩词所独具的艺术特色。鲜明独特的意象往往体现出诗人的个性风格,而意象群的流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诗歌史的变迁。稼轩词所创造的战争和军事活动的意象,又使词的意象群出现了一次大的转换。诸如“倚天万里须长剑”、“却笑将军三羽箭”、“红旗铁马响春冰”和“斩将更搴旗”等军事意象频繁出现,构成了词史上罕见的军事景观。密集的军事意象群,连续成雄豪壮阔的审美境界,更能体现辛词的个性特色,也反映出两宋词史的又一重大变化,即男子汉气概的激扬,词中女性柔婉美最终让位于血性男子的力度美和崇高美。
其次,稼轩词不仅转换了意象群,而且更新了表现手法,在苏轼“以诗为词”的基础上,进而“以文为词”,将古文辞赋中常用的章法和议论、对话等手法移植于词。《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即采用辞赋的结构方式;用《天问》体写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连用七个问句以探询月中奥秘,奇特浪漫,理趣盎然。表现方法的革新,带来了词境的新变。以文为词,既是方法的革新,也是语言的变革。稼轩独创性地用经史子等散文中的语汇入词,不仅赋予古代语言以新的生命活力,而且空前地扩大和丰富了词的语汇。在词史上,辛弃疾创造和使用的语言最为丰富多彩;雅俗并收,古今融合,骈散兼行,随意挥洒,而精当巧妙。稼轩词真正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语不可用,合乎规范而又极尽自由的艺术境界。
再次,内容的博大精深,表现方式的千变万化,语言的不主故常。构成了稼轩词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其中最能体现他个性风格的则是刚柔相济和亦庄亦谐两种词风。写豪气而以深婉之笔出之,抒柔情而渗透着英雄的豪气,悲壮中有婉转,豪气中有缠绵,柔情中有刚劲,是稼轩词风的独特之处。如《摸鱼儿》就是摧刚为柔,表面是伤春惜春的柔情,实则深含不屈不挠的刚健豪气。辛词风格的多样化,还表现在嬉笑怒骂,皆成佳篇;亦庄亦谐,俱臻妙境。稼轩本富有幽默感,遂利用一度流行的谐谑词并加以改造,来宣泄人生的苦闷和对社会种种丑行的不满,使谐谑词具有了严肃的主题和深刻的思想内蕴。
在两宋词史上,辛弃疾的作品数量最多,成就、地位也最高。就内容境界、表现方法和语言的丰富性、深刻性、创造性和开拓性而言,辛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他独创出“稼轩体”,确立了豪放一派,影响十分深远。《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八《稼轩词提要》说:“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

第10题:

辛弃疾在生前由其门人范开编辑的词集名《稼轩词甲集》,今人邓广铭编注有《稼轩词编年笺注》。他的词被称为“()”。


正确答案:稼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