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如何通过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来体现作者“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的?

题目
问答题
《三国演义》是如何通过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来体现作者“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的?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小说的《三国演义》,一出世便将中国古代小说类型化的人物塑造方法达到了顶峰,成为古代文学中类型化艺术的光辉模板。《三国演义》中类型化人物典型的艺术特征主要有如下几点:
(1)单一性。作品中,绝大多数人物形象是某一道德质量的典范。如曹操的奸、诸葛亮的忠贞、关羽的义、刘备的仁等。
(2)稳定性。作品中人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它因素基本上稳定不变。如曹操从幼年到老年死去几十年时间里,其奸诈狠毒的性格就没有多少变化。
(3)和谐性。回避了性格的复杂性,以曹操式的两面派形象为例,诈中风诬陷叔叔、梦中杀近侍等情节,其奸伪的本质直接以形象方式呈现。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三国演义》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是中国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
B.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C.“七分事实,三分虚构”
D.是一部悲剧作品
E.思想倾向是“拥曹贬刘”

答案:A,B,C,D
解析:

第2题:

你是如何看待《三国演义》“尊刘抑曹”的主题倾向?


正确答案: 因为作者要更好的表现小说里的矛盾冲突,势必要选出两个正反两个对立面,使读者感到善恶分明,立场明确,有更深刻的印象。据我所知,其实“尊刘贬曹”这种思想在南宋时期即已形成。当时,南宋的统治阶级软弱无能,失去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苟安于半壁江山的现状,情况与三国时期处于西南一隅的蜀汉有些类似。南宋朝廷为了使统治下的人民安于现状,就尊作为汉室苗裔的刘备为先主,骂“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为国贼,以消除人民心中光复山河的愿望。

第3题:

《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是()

A.拥刘反曹

B.尊曹贬刘

C.七实三虚

D.一才子书


正确答案:A

第4题:

《三国演义》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正确答案:(1)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用多 次涂抹、反复上彩的方式不断渲染,使人物有一种无与伦比的厚重感。
(2) 作者对人物的主要性格侧面把握准确,这就使这一个主要人物同其他的人 物区别开来。
(3)对比烘托是塑造人物的又一手法。
(4)善于捕捉人 物的气质特征,选用典型事例和典型细节,使人物凸现出来。

第5题:

谈谈你对《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的理解。


正确答案: (1)拥刘反曹的主题反映了人民德治仁政的理想和反暴政思想。
小说通过对曹操的残暴奸诈的描绘和对刘备的宽厚仁爱的赞扬,表现出作者、民众的对于“仁政”的向往。小说中写刘备从当阳撤退时,虽形势危急,仍不肯抛弃跟随他而行的十几万百姓,诸如此类的情节,与其说是敷演史实,毋宁说是写出了老百姓的希望。当然作者并没有去改变历史演进的基本走向,而是顺从历史的基本事实,让蜀汉集团走向灭亡,让暴政战胜仁政、丑恶消灭美好、奸诈打倒善诚,表现出浓重的悲剧色彩。
(2)拥刘反曹的主题是民族思想的反映。
历史上不止一次出现少数民族政权占据中原,而原有的汉族中央政权被迫南迁、偏安一隅的情形,“尊刘贬曹” 基调的形成,与这些特殊历史时期的政治情况有关。在这里“汉室”就是汉民族的象征。罗贯中在元末农民大起义的时代背景下提炼出这个主题,毛宗岗父子在清初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修订加工《三国演义》,表达民族意识和民族愿望是可以理解的。
(3)拥刘反曹的主题是封建正统思想的表现。
三国故事虽然起于民间,却不可避免地受到皇权神圣的正统思想的影响。刘备是汉室宗亲,汉室天下合法继承人,因此受到人们的拥护。作者不仅从刘汉正统的观点出发,百般暴露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伪,同情汉献帝的傀儡处境,尽情地歌颂董承、吉平、王子服等人谋杀曹操恢复后汉正统的行动,而且,以蜀汉为正统,热情地颂扬了标榜恢复汉室的英雄们—刘、关、张和诸葛亮的业绩。

第6题:

《三国演义》具有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然而历史上对曹刘双方的倾向却常有变化。下列哪些作品与《三国演义》同样具有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 A、陈寿《三国志》
  • B、习凿齿《汉晋春秋》
  • C、朱熹《通鉴纲目》
  • D、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正确答案:B,C

第7题:

《三国演义》是如何表现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的?


正确答案: 1、情节安排上,以蜀汉集团为中心,集中笔墨描写。第一阶段借讨伐董卓隆重推出刘、关、张;第二阶段重点写刘备三顾茅庐和以诸葛亮为主导的赤壁之战;第三阶段写魏蜀吴的文治武功兴衰变迁,重点还是写蜀汉集团。
2、人物形象塑造上,将蜀汉集团的人物都塑造为正面形象,寄托人民的理想,如圣君刘备、贤相诸葛亮以及义薄云天的关羽等;将曹魏集团主要人物都塑造为反面形象。

第8题:

()的基本思想倾向是尊刘贬曹和拥刘反曹。这既是作者儒家正统思想的反映,也是民间长期积淀的思想认识和感情倾向的必然结果,同时也与宋元时期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民族心理有关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参考答案:B

第9题:

《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是()。

  • A、歌颂仁政
  • B、尊刘贬曹
  • C、讴歌贤才
  • D、歌颂统一

正确答案:B

第10题:

《三国演义》,其中不少内容和情节是历史上不存在的,是虚构的、夸张的;对历史人物如刘备、曹操、诸葛亮、关羽和张飞的刻画,也是作者依据尊刘贬曹的思想或美化、神化或丑化,这些人物形象,已是艺术的典型,跟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不可完全等同。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