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孔子在哪个问题上分歧相对不突出?()

题目
单选题
老子与孔子在哪个问题上分歧相对不突出?()
A

对战争的态度

B

对仁义的态度

C

对智慧的态度

D

对救世的态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春秋末期,孔子带着他的门徒去拜访老子.老子在家酣睡.孔子进去后躬身向老子求教.老子看了他一眼,张开嘴:“看看我的牙!”孔子见老子的嘴里牙齿全掉光了,点点头.然后老子又道:“你看看我的舌头!”孔子又看了看,老子的舌头很完整,也很灵活.然后老子就闭上眼睛继续酣睡.孔子想了想,躬了躬身就退出来了.弟子奇怪.问:“老师不是来求教的吗?怎么没有问什么就忙着回去呢?”孔子说:“老子指出:牙齿是刚强的,却又是柔弱的;舌头是柔弱的,却又是刚强的.看起来刚强的牙齿,敌不过柔弱的舌头.这不是教给我了吗?”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关原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老子用自己的动作暗示:看起来刚强的牙齿,敌不过柔弱的舌头.从对立统一规律分析其合理之处.
(2)老子关于牙齿和舌头的见解对我们辩证的思考问题在方法论上有什么启示7试举一例说明.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对立统一的学说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一切矛盾的对立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既同一又斗争.老子暗示孔子的,其实是矛盾的辩证法.牙齿的强和舌头的弱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二者互相贯穿、互相渗透,在一定条件下向着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牙齿是刚强的,却又是柔弱的;舌头是柔弱的,却又是刚强的).同时,这二者又存在着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和趋势(看起来刚强的牙齿,故不过柔弱的舌头)
(2)所谓辩证的思考问题,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特别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老子关于牙齿和舌头的见解,启示我们在全面把握事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两个方面时,能把同一的事物区别开来和把对立的事物联系起来.我们党历史上关于统一战线中“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和现阶段改革开放中“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实现祖国统一的“一国两制”的方针,就是成功运用对立统一学说的范例.

第2题: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是下列哪个思想家的话()

  • A、孔子
  • B、孟子
  • C、庄子
  • D、老子

正确答案:D

第3题:

()有一句名言:“成器不课不用,不试不藏”。

A、孔子

B、孟子

C、管仲

D、老子


参考答案:C

第4题:

()说过:“人不可以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无礼不立”。

  • A、孔子
  • B、老子
  • C、孟子

正确答案:A

第5题:

孔子向老子问礼后,用什么来比喻老子?()

  • A、凤凰
  • B、犹龙
  • C、麒麟
  • D、神仙

正确答案:B

第6题:

古人说“人之初,性本善”,请问“性善说”是下列哪个人物提出的?()

  • A、孔子
  • B、老子
  • C、孟子

正确答案:C

第7题:

下列哪个不是原始儒学的代表人物?()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老子

正确答案:D

第8题:

在教育对象问题上,提出“有教无类”主张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参考答案:A

第9题:

儒家哲学的代表是()。

  • A、孔子、孟子、荀子、老子
  • B、庄子、老子、孔子、孟子
  • C、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孔子年青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并向老子请教治国之道。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老子会对他说()

  • A、兼爱非攻,尚力节用
  • B、无为而治,无事取天下
  • 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D、经世致用,工商皆本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