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都属“十七年”的长篇小说的有()。

题目
多选题
下面都属“十七年”的长篇小说的有()。
A

《红旗谱》

B

《沉重的翅膀》

C

《百合花》

D

《创业史》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十七年时期长篇小说创作的特点


参考答案:第一、长篇小说在五六十年代文学史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由于意识形态与文学观念的原因,长篇小说的创作大受鼓励,许多重要的作家拟定了庞大的长篇创作计划,这种“史诗”情结催生了众多多卷本长篇。第二、在小说观念上,“典型”的塑造成为这一时期众多作家在艺术创作追求上的最高目标。但是,由于阶级概念的引入和颂歌写作的现实政治要求,“典型”的塑造实际上已经变形为“革命英雄”的塑造,于是,“典型”便从文学范畴移入政治范畴。第三、这时期的小说创作整体上看,“革命历史题材”与“农村题材”显然占了主导地位,就长篇而言,无论数量或是影响力,前者又明显较后者为重。

第2题:

药品发明专利的保护期()

  • A、二十年
  • B、七年
  • C、十年
  • D、十五年
  • E、七年零六个月

正确答案:A

第3题:

在"嘉庆十有七年"中,"有"之义为( )

A、占有

B、已有

C、加上

D、又


参考答案:D

第4题:

下列对行政公文的成文日期表述规范的是()。

  • A、2007年10月26日
  • B、2007-10-26
  • C、二零零七年十月二十六日
  • D、二○○七年十月二十六日

正确答案:D

第5题:

建国后十七年的长篇小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反映民主革命斗争生活的作品就有《红旗谱》、《红日》、《上海的早晨》等。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关于十七年小说创作的论述,正确的有()

  • A、20世纪50年代初,当短篇小说的创作尚处于较为幼稚的阶段时,长篇小说的创作即呈现出勃勃生机,在不同的题材领域,分别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品;
  • B、从1957年到1966年,十七年时期的长篇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丰收;
  • C、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作品有《红旗谱》(梁斌)、《青春之歌》(杨沫)、《红岩》(罗广斌、杨益言)、《林海雪原》(曲波);
  • D、除长篇小说以外,十七年时期的中、短篇小说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涌现了不少佳作和初具风格的文学新人,如李准、马烽、西戎、茹志娟、峻青、王愿坚等;
  • E、在战争题材方面,柳青的《上甘岭》、陆柱国的《铜墙铁壁》也很突出。

正确答案:A,B,C,D

第7题:

“十七年”时期,以知识分子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


正确答案:青春之歌

第8题:

十七年时期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的题材类别


参考答案:十七年时期,在革命历史题材的长篇创作中,构成了几种不同的类别:一、正面反映战争的“军事文学”,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和吴强的《红日》是此类作品中影响较大的两部长篇。二、反映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以梁斌的《红旗谱》和孙犁的《风云初记》为代表;三、革命英雄传奇类小说,以曲波的《林海雪原》、冯志的《敌后武工队》、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刘流的《烈火金刚》等为代表。四、反映革命者成长历程的小说,以杨沫的《青春之歌》、欧阳山的《三家巷》等为代表;五、取材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小说,以李劼人的《大波》和李六如的《六十年的变迁》为代表。

第9题:

“嘉庆十有七年壮月既望”中“有”通();“壮月”指阴历();“既望”指()。


正确答案:又;农历八月;十六日

第10题:

“十七年”和“文革”十年文学的历史教训。


正确答案: 首先,社会主义文艺事业遭到严重破坏乃至空前劫难,其根本原因便在于1949年以后“左”倾思潮愈演愈烈,终于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而这正好迎合了相当一部分人“左”比右好、宁“左”勿右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文艺界还是全社会,反“左”实际上是一项比反右更为长期、更为艰巨、也更为重要的任务。
其次,文艺与政治虽不无联系,但毕竟分属两个不同的范畴,用政治方式乃至专政方式来解决文艺问题,是违反文艺规律的错误做法,其危害性极大。然而,这种风气并非肇始于“文革”,早在“十七年”间,甚至解放区文学时期便已有明显的体现。这种“精神内伤”的治疗途径,是彻底改变“文艺等同于政治”的观念,实事求是地按照文艺规律办事。
最后,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只有充分发扬民主,并取得法律的保障,才能免遭戕害、健康发展。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