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以前的咏物诗发展经历了哪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题目
问答题
唐以前的咏物诗发展经历了哪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1)萌芽阶段
为了增加系统的计算能力和资源共享,把小型计算机连成实验性的网络
(2)初级计算机网络阶段
局域网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开始进入产业部门
(3)开放式的标准化计算机网络
局域网络完全从硬件上实现了ISO的开放系统互联通信模式协议的能力
(4)新一代综合性、智能化、宽带、无线等高速安全网络
计算机网络化,协同计算机能力发展以及国际互联网的盛行,计算机发展完全与网络融为一体,计算机网络真正进入社会各行各业

第2题:

地学发展史上两个光辉灿烂的阶段是哪两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18世纪末叶的奠基阶段和20世纪60年代的地学革命。前者构筑了科学地质学的大厦,后者建立了全球动力学的图象。

第3题:

系统工程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答:1.萌芽阶段(1940~1957年)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进行个别研究和简单应用,实践成果为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发展阶段(1957~1965年)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自觉应用,理论与方法得到进一步发展.3.基本成熟和发展阶段(1965年至今)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理论逐步完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并在各个社会实践领域得到普及.

第4题:

汽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这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汽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52—1957年。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以提高发动机动力性为主要动力性为主要目的,把飞机发动机燃油喷射技术成功的移植到车用汽油发动机上。
第二阶段为1957—1979年。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以减少有害物排放量、降低燃油消耗为主要目的,以空燃比和点火提前角为主要控制内容,相互独立的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和电子控制点火系统相继开发成功,汽油发动机的运行控制进入
电子控制的新阶段。
第三阶段为1979年至今。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把原先相互独立的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和电控点火系统整合为一个系统,即发动机集中管理系统开发成功并投入实际应用。

第5题:

唐以前的咏物诗经历了哪两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咏物诗主要指那些以客观的“物”为集中描写对象,并在描写中抒怀兴感的诗歌 咏物诗在唐以前的发展,主要有两个重要的阶段:
(1)建安时代。这一时期咏物诗的创作虽然并不是很多,但作为咏物诗重要的特质——“以比喻来寄托情志”已经形成了。如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是借“黄雀”这一物,来喻托被网罗暗害的忧惧之情。此时的咏物诗中最著名的当推刘桢《赠从弟》三首。
(2)南朝的齐梁时代。这时期的文学朝着唯美的方向发展,文风的转变,促使咏物诗更重视社交性,甚而发展到游戏遣兴的地步,风格随之趋势于浮华纤巧。其中南朝宋诗人谢朓成就突出,其特点:一是咏物诗的数量多,二是扩大了所咏之物的范围,并且更多取自日常器物。最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期多人同赋一物的作品增多,这也是促成咏物诗繁盛的特殊环境。

第6题:

防火墙技术经历了哪3个发展阶段?它们有些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包过滤防火墙、应用代理网关防火墙和状态检测技术防火墙。特点见教材。

第7题:

狂犬病的发病过程可以分为哪3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狂犬病的发病过程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
(1)前驱期,可持续2~4天,患者有倦怠、头痛、恶心和全身不适等;
(2)兴奋期,患者可出现极度恐怖的表情,不敢喝水,怕听到水声,还怕风、怕声响,可出现大量流涎、大汗淋漓、血压上升、全身肌肉阵发性抽搐、高热等,持续1~3天;
(3)麻痹期,患者肌肉痉挛停止,全身呈迟缓性瘫痪,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第8题:

西方近代和现代园林发展分别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些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西方近代园林经历了两个阶段:
①传统园林思想变革和城市公园的兴起:自然风景园的形成。
②城市绿地系统出现:把公园、滨河绿地、林阴道连接起来。
现代园林经过了三个阶段:
①徘徊阶段:摆脱了刻板的模式,变得丰富而充满活力。
②萌芽阶段:反对传统模式,在设计中强调装饰效果。
③成型阶段:现代主义之风渐渐刮起,不断的发展中到目前已基本成熟。

第9题: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萌芽阶段——先秦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最早的地理学著作《尚书·禹贡》、《山海经》。最早的自然地理著作《管子·地员篇》,最早的旅游地理著作《穆天子传》。
②成熟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
最主要的标志之一就是,东汉班固的《汉书·地理志》的出现。同时出现了很多区域和要素系统地理著作,如《吴越春秋》《华阳国志》《水经注》等。已经出现了地图学和编制地图的理论。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沿革地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编绘地图。
③发展时期——唐宋元时期
一是大量成熟的地理总志的出现:《元和郡县图志》开始,这个时期,出现了《太平寰宇纪》、《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舆地纪胜》、《方舆胜览》、《大元一统志》除此之外,大量边疆地理著作的出现:《大唐西域记》和《诸番志》等。二是专门出现了一种学问——沿革地理。代表人物是王应麟、胡三省。
④繁荣时期——明清时期
这个时期主要的特点是大量方志的出现。据记载明清两朝一共出现了8400多种方志,为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奠定了基础。明清之际,很多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一大批事关国计民生的历史地理菱出现: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王士性的《五岳游草》等等。

第10题:

唐以前的咏物诗发展经历了哪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咏物诗在唐以前的发展,主要有两个重要的阶段:一是建安时代,这一时期咏物诗的创作虽然并不是很多,但作为咏物诗重要的藉质——“以比喻来寄托情志”——已经形成了。二是南朝的齐梁时代。这时期的文学朝着唯美的方向发展,文风的转变,促使咏物诗更重视社交性,甚而发展到游戏遣兴的地步,风格随之趋于浮华纤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