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汉大赋的成因及特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汉大赋的成因及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都为汉大赋力作。


正确答案:二京赋

第2题:

简述汉大赋的“劝百讽一”特征,并列举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正确答案: “劝百讽一”:语出西汉末扬雄的《法言》。“劝”是鼓励的意思,“讽”即讽谏。其意是说赋中鼓励的成分过多,淹没了篇末的讽谏主旨,本末倒置,结果欲讽反劝,适得其反,助长了帝王的奢侈心理。这是扬雄对汉大赋的批评。
汉赋四大家:指汉代以创作大赋出名的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前二人为西汉赋家,后二人是东汉赋家。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两京赋》

第3题:

枚乘的( )标志着骚体赋向汉大赋转化


参考答案:七发

第4题:

汉大赋的体制特点


正确答案: 散体大赋(又称新体赋),是汉赋的典型形式。
大赋在形式上篇幅较长,结构宏大,多采用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韵文与散文相间,散文的成分较多,铺陈文采,以歌颂为主。
在内容上以写物为主,以“润色鸿业”为目的,兼有讽喻劝谏功能。
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采用铺张扬厉的手法和博富绚丽的辞藻,对京都、宫苑、山川等壮丽事物,以及诸侯、帝王的政治、军事、射猎等生活作穷形极貌的描写,显示了绵密细致,富丽堂皇的风格特征。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的正式形成,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则是成熟之作。主要有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羽猎赋》《长杨赋》、《甘泉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

第5题:

汉大赋


正确答案: 汉大赋用反复问答的问答形式,以铺叙渲染帝王、贵族生活为手段,以微刺帝王、贵族淫奢为旨归,结构宏大,铺陈渲染了大汉帝国无可比拟的气魄与声威。

第6题:

简述汉代散体大赋的形式特点。


正确答案: (1)普遍采用虚构人物进行主客问答的方式,引出后面的大段描写;末尾又总是以一方压倒一方而结束。这种写法是古代隐语和战国散文留下的痕迹,在散体赋中形成了固定的程式。
(2)赋的中间用铺陈夸张的手法对事物进行穷形尽相,绘声绘色的描写,极力表现客观对象广阔性、无限性、丰富性,渲染其种类之多、形态之美、变化之繁富,场面之豪奢。从而形成宏大的结构、令人眼花缭乱的画面和惊心动魄的气势。
(3)辞藻丰富华美。作者常常在赋中堆砌大量生僻的词汇,又喜欢把很多同一偏旁的字罗列在一起,造成强烈的视觉效果。句式以散体为主,灵活多变,但也有不少四字句和骚体句。句子的节奏感很强,有的地方还押韵,非常便于诵读。
(4)结尾往往寄托一点讽谏,但这种讽谏的效果非常微弱,完全被前面的大段铺陈描写所掩盖,很难被欣赏者的发现。

第7题:

汉大赋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体制宏大;采用问答形式;铺陈文采;歌颂为主。

第8题:

张衡的《归田赋》标志着汉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化。


正确答案:正确

第9题:

汉大赋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作家和作品?


正确答案: 体制宏大;采用问答形式;铺陈文采;歌颂为主。
主要有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羽猎赋》《长杨赋》、《甘泉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

第10题:

汉大赋的主要特点是()、()和()。


正确答案:铺张扬厉;劝百讽一;辞藻富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