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笔意,区分笔意与笔势对以形索义有什么影响?

题目
问答题
什么是笔意,区分笔意与笔势对以形索义有什么影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什么叫笔势?为什么说笔势是书法艺术的审美核心?


正确答案: 所谓笔势,是指写字时毛笔的走向、趋势及书法作品的点画、结构、章法等书法的组合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动态形势。
书法艺术作品是否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关键在于其是否气韵生动,是否能表达出深刻的意象性思想情绪内含,决定气韵生动,决定意象性思想情绪内含的就是笔势。因为运笔时的趋向、动势的变化决定了所得点画的方、圆、藏、露、疾、涩、枯、润、偏、侧、大、小、粗、细等方面的变化,这些点画以不同的动态、形势在空间中的组合,又是决定书法作品险峻、平稳、雄浑、秀丽、古拙、清雅、刚健、阿娜等艺术风格的关键。此外,书法美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笔力,也是由笔势决定的,正是运笔时千变万化的趋向,动势的巧妙运用,才使点画形式具备了千变万化的力的感觉。古人早就说过:“粗不为重,细不为轻”,虽然点画的粗、细、大、小,是由运笔时生理意义上的人的力量所决定的,但其书法艺术意义上的形式上的力感,却是由行笔过程中趋向、动势的变化和点画组合时的动态形势变化亦即笔势的变化所决定的。笔势的运行和组合恰到好处,就有力感有笔力,否则,就无力感没有笔力。在这里笔力是笔势的外在形式,笔势是笔力的基础和源泉。所以,不懂笔势的大力士操笔狠书,所得书法可能如春蚓秋蛇毫无生命律动的力感,而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书法家,却由于心手相应无间地把握了笔势的运用和布置,创造出的书法艺术品,却能力敌千钧、入木三分。
因此,我们说,笔势是书法艺术审美的核心。对于这一点,古人在书论中作了大量的、精辟的说明。清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康有为在其《广艺舟双楫》中说:“古人论书,以势为先,中郎(东汉蔡邕)曰‘九势’,卫恒曰‘书势’,羲之曰‘笔势’。盖书,形学也,有形则有势,兵家重形势,拳法亦重扑势,义固相同,得势,便已操胜算。”所以,古人常以“识势”,“得势”等语来褒扬优秀的书法家和书法艺术作品,还把“取势”作为书法的主要基本功。如运笔时的“中锋以运笔,侧锋以取势”、“无往不回,无垂不缩”、“竖画横下,横画竖下”、“欲下先上,欲右先左”等,结体中的“顾盼照应”、“险中求稳”、“如杨柳迎风”、“似项羽扛鼎”等,都是讲的笔势的运用、布置和表现。“永字八法”中的“侧、勒、努、趯、策、啄、掠、磔”,实际是对“永”字的八种点画行笔势态所做的简捷明了的定义。卫夫人《笔阵图》中所说的“点若高峰坠石”、“横若千里阵云”、“百钧弩发”、“崩浪雷奔”等也是对点画势态即笔势的生动而又形象化的形容。
再如结构、章法中的疏、密、骤、散,峻严紧凑、开阔飘逸等无不是笔势的具体表现形式。正是时代、性情、学识、品德各异的书法家对笔势的独特运用、布置,才形成了其独特的书法风格。也正是笔势的千变万化,才造就了历代无数著名的书法大家。

第2题:

债券借贷市场中,下列哪些操作不会影响询价成交行情?()

  • A、修改一笔意向报价
  • B、多次修改对话报价相关数据
  • C、做了一笔债券借贷成交
  • D、新增一笔意向报价

正确答案:A,B,D

第3题:

《笔意赞》的作者是?


参考答案:

王僧虔。


第4题:

为什么说以形求义是训诂实践的重要方法?


正确答案:汉字是表意文字,从象形发展为“六书”,字的形体结构与词义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形训就是通过文字形体的分析来解释字(词)义。是通过字形结构的分析不仅可以寻求字的本义,对于了解字的引申义,研究词义系统,识别假借字,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步骤。不仅象形、指事、会意字需要分析字形,以明辨词的义类,形声字的形符也是我们辨析词义的一种有用的资料。

第5题:

什么是笔意,区分笔意与笔势对以形索义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①笔意是能反映字的本义的形体,随着字形的演变,不能反映字的本义的形体就叫笔势。
②运用以形索义原则须以笔意为据,若硬以笔势索义,就难免穿凿附会,导致谬误。

第6题:

在《书法论》中,沈氏对于“笔法”、“笔势”、“笔意”是怎样阐述的?


正确答案: 在《书法论》中,沈氏认为,“笔法是任何一种点画都要运用着它,即所谓‘笔笔中锋’,是必须共守的根本方法”。也就是说,笔法是书法中一种用笔的根本大法。笔势则不这样,它是一种单行的规则,“是每一种点画各自顺从着各具的特殊姿势的写法”。这里沈氏的精神是说,笔势就是对每一不同形态的具体点画的不同写法。笔法和笔势的关系和区别是:“笔势是在笔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过因时代和人的性情而有肥瘦、长短、曲直、方圆、平侧、巧拙、和峻等各式各样的不同,不像笔法那样不可变易。”因此沈氏认为,“必须把‘法’和‘势’二者区别开来理会,然后对于前人论书的言论,才能弄清他们讲的是什么,不致于迷惑而无所适从”。至于说到笔意,他在文中是这样述说的:“我们知道,要离开笔法和笔势去讲究笔意,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从结字整体上看来,笔势是在笔法运用纯熟的基础上逐渐演生出来的;笔意又是在笔势进一步互相联系、活动往来的基础上显现出来的,三者都具备在一体之中,才能称之为书法。”
其实,说得简明些的话,那就是:笔法是书法用笔的基本法则,是不因人而异的;笔势是每一不同的具体点画的不同形态的不同写法及往来之势,是因人而异的;笔意则是用笔点画所产生出来的意趣,也是因人而异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笔法→笔势→笔意。

第7题:

笔意


正确答案:指能够体现原始造字意图的字形。

第8题:

笔法的审美形态主要分为()

A.笔形

B.笔力

C.笔势

D.笔意


参考答案:B, C, D

第9题:

什么是以形索义?


正确答案:通常指根据古文字的形体来考索上古字义。它实际上就是从传统训诂学采用的“形训”这一训释方式演变而来。另一方面则是指根据俗文字字形的写法,辨识、考索中古以后方俗口语词的含义。

第10题:

笔法的审美形态主要分为()

  • A、笔形
  • B、笔力
  • C、笔势
  • D、笔意

正确答案: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