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

题目
问答题
简述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朱熹的理学伦理思想。


参考答案:⑴“理一分殊”的道德本体论:理一分殊、月印万川(佛);认为“理”、“天理”(“太极”“道”)是宇宙的本源,“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而“理”就是道德纲常,“理便是仁义礼智。”“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这就把道德抽象化、客观化成了宇宙的本体。认为世间只有一个整全的理,但在具体事物那里“理”又各有不同,从而有人之理、物之理的分殊。人之理又有君臣之理、父子之理、夫妇之理的分殊,物之理有牛之理、马之理、草木之理的分殊。总之,他讲“理一分殊”是为了论证封建伦理道德的绝对性和宗法等级制的合理性。他把作为“应然之则”的道德上升为“必然之理”走入了道德决定论和道德宿命论。⑵“性同气异”的人性论:在二程区分“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基础上,他把“理一分殊”的原则用于人性,进一步认为人都有“天地之性”即“天命之性”,性即理,理在天叫“命”,在人叫“性”,它是百行万善的根源,所有人和物的性都是相同的;而“气质之性”人各不同,所以现实中人有善有不善。⑶“义利、理欲”之辩:认为“为义”还是“为利”是处事接物的两种根本对立的行为方针,只有“为义”是唯一正确的方针和取向,“为义之人,只知有义而已,不知利之为利”,“不顾利害,只看天理当如此”。“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其理论实质是道义论和禁欲主义的。

第2题:

简要说明宋代朱熹对儒家伦理思想发展的贡献。
(1)他承继了程颐、程颢之理学,以弘扬儒家伦理为核心,整合了儒道佛三家伦理思想,完善和创立了理学体系;
(2)他把“三纲五常”视为天理,主张修德之实在于“去人欲,存天理”;
(3)他兴书院、授理学,以理学化了的“四书”为教本,培养治国治世之才;
(4)他为白鹿书院订立的学规与教规,影响后世教育700多年。他提出了“五教”与“四要”的教育思想,这是一种创造。
所谓“五教”,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所谓“四要”,即为学、修身、处事、接物之要。
为学之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第3题:

中国伦理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获得了全面发展,其中以( )的伦理设计较准确地体现了中国社会传统的特点。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正确答案:B

第4题:

简述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是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作为自己的哲学理论基础,是科学的伦理学。它代表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最广大人民的伦理学。它坚持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是知行统一的实践伦理学。

第5题:

简述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伦理思想。


正确答案: 人的本质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共产主义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和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用异化劳动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和资本家的道德异化现象的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道德原则的揭示和批判,“货币是最高的善”。对未来理想社会道德原则的设想,“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对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交换信任”。

第6题:

简述列宁的伦理思想。


参考答案:经济决定论和道德评价相一致:⑴强调道德上的正义、良心等观念根本上是由人们的物质生产方式所决定的。⑵经济决定论并不否认人在道德选择中的自由。⑶经济决定论对道德评价的关系。他认为经济决定论确定人类道德行为的必然性,但丝毫也不消灭良心等道德因素的作用,并不否定道德评价的积极作用。共产主义道德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⑴明确提出“共产主义道德”这一科学概念,并对它的内容、基础、任务等作了全面阐述。⑵精辟地论述了许多重要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如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劳动态度,以及义务、荣誉、良心、正义等。⑶针对资产阶级的“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的利己主义道德原则,明确指出:“我们要努力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原则,灌输到群众的思想中,变成他们的习惯,变成他们的生活常规”。⑷明确指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实质、任务和使命就在于培养、造就共产主义新人。

第7题:

简述《共产党宣言》中的伦理思想。


正确答案: 共产主义的道德理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道德的分析,说明道德的阶级性和历史性。对各种其他类型的社会主义的道德观的批判。

第8题:

中国伦理思想的历史发展,经历的过程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相符合,体现了逻辑发展与历史发展的一致性。()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简述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产生的背景和表现。


正确答案: 背景:社会矛盾的尖锐复杂化,道德冲突激化;“士”的出现,即专门从事伦理思想研究的思想家的出现使中国伦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成为必然。
表现:西周时期以周公姬旦为代表的政治思想家吸取殷商“失德”而亡国的教训,在自觉思考社会道德生活的基础上,制定了以“孝”为核心的宗法道德规范即“周礼”,并提出了“以德配天”、“修德配命”、“敬德保民”等宗教、道德、政治三者融于一体的思想体系。这种“有孝有德”的伦理思想的创立标志着中国伦理思想的诞生。

第10题:

简述戴震对程朱理学伦理思想的批判。


正确答案: ⑴“血气心知”的人性“一本”论:认为人性的实体是血气心知,血气心知本乎阴阳五行。血气指人的感官及其感性功能,心知指人的人的思维器官及其理性功能,有血气才有心知,因而是“一本”的。这就肯定了人具有声色情欲和明察义理的自然功能,是欲望、感性、理性的统一实体。据此批判了程朱的人性二元论。
⑵“理者存乎欲”的理欲统一观:用“自然”和“必然”这对范畴来论证理欲关系。认为人的感谢情欲是自然,主张通过心知的理性审查使情欲“节而不过”。“必然”指客观事物的规律和人的行为规则,是自然的极致,不能离开自然谈必然。欲是理的基础,理是欲的完满实现,二者是统一的。反对程朱把人欲等同于私欲,从而与天理对立,主张发展心知去人欲之私,“道德之盛,使人之欲无不遂,使人之情无不达,斯已矣。”
⑶指出宋明理学的实质是“以理杀人”。认为天理同于酷吏的严刑峻法,“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天理比酷吏更无可救。“以理杀人”意指扼杀了个性完善、阻碍了社会发展。总之,戴震对程朱理学的批判达到了封建伦理思想自我内部批判所能达到的高度,体现了其思想的进步性和启蒙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