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古代报纸的发展概况。

题目
问答题
简述中国古代报纸的发展概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中国古代三种不同性质的报纸。


正确答案: (一)邸报
邸报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在统治阶级内部发行属于官方报纸。邸报始于唐,盛于宋,衰于元,复兴于明,结束于晚晴。邸报的主要内容:皇帝的诏书、命令、起居言行;封建皇朝的法令、公报;官吏的升降、任免、赏罚、调动;官吏的奏疏和皇帝的批示等。
(二)小报
小报是中国新闻史上最先出现的民间报纸,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是一种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政治材料为主的不定期的非官方报纸,没有报头和固定的名称,它的发行人包括邸吏、使臣、在省寺监司等政府机关内工作的中下级官员和从事书籍印售工作的“书肆之家”。报道的内容主要是皇帝的政令、臣僚的议疏章奏等。小报的出版为读者提供了不少官报所不载和禁止刊载的新闻和文件,成为邸报的重要补充,但由于它触犯了统治者议论朝廷之禁和新闻泄露之禁,所以受到了查禁。
(三)京报
1.京报是指由北京的民营报房定期印刷出版,公开销售于民间的,以营利为目的的,明清时期具有重要影响的民间报纸。始于明末,盛行于清代,最早出现于京都,故名《京报》,是一种与近代报刊最为接近的古代新闻传播工具,也是古代报纸的最完备形式。
2.京报经政府允许,由民间报房营,清朝民间报房源于“提塘”这一官方机构。
3.特点:公开发行,接受常年订阅,读者范围广泛,主要是官僚、士绅、商人;有固定的报名、形式及印刷发行机构;出现自己采写的内容,存在了400多年,在古代报业史上有很多影响。

第2题:

简述中唐诗歌发展的概况?


正确答案: “安史之乱”是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分水岭,对文学的变化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使盛唐诗歌的理想色彩和浪漫情调迅速淡化,但它的意义主要在于开拓了诗歌个性化的创作道路,推进了唐代诗风的转变。杜甫把诗歌写实倾向推向了艺术的顶峰。他的诗“三吏”、“三别”、《春望》等最早也最全面、最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所造成的灾难,展现了战火中整个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被誉为“诗史”。从诗歌发展来看,李白结束了一个时代,杜甫则开启了一个时代。杜诗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艺术经验,为后来者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对后世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
大历(766—779)至贞元(785—805)初年,诗坛上多是平庸之作。韦应物、刘长卿及“大历十才子”是这一时期较重要的诗人。直到贞元元和(806—820)年间,诗坛上出现了革新的风气,掀起了诗歌创作的又一次高潮。艺术成就虽不若盛唐,但百舸争流,异彩纷呈,个性之鲜明,创作之丰富,又在盛唐至上。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尚险怪的韩孟诗派和尚浅俗的元白诗派。元缜、白居易除了在诗歌语言的通俗化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外,还通过诗歌酬唱促进了格律技巧的纯熟。

第3题:

简述国外报纸发展简史。
《罗马公报》被称为“历史上的第一份官方的报纸”。
世界近代报纸最早出现在地中海地区。
“手抄新闻”成为近代报纸的雏形。(与第一章节中的稍有出入)每周定期报纸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报纸的诞生。最早的定期报纸产生于德国。
1609年,德意志地区出现两种周报《报道或新闻报》和《报道》。
《新到新闻》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张日报。
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廉价报纸是1883年由本杰明·戴在美国纽约创办的《太阳报》。
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斯克里普斯报团,是世界上第一个报团。

第4题:

简述我国体操发展概况。


正确答案: 体操发展概况:
体操在我国的体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早在远古时期,就有体操的萌芽。它是巨有民族特点的古代体操,引进的近代体操和不断进步的现代体操,构成我国体操历史发展的主干。1908年,在上海成立了第一所体操学校,教学内容主要是徒手体操和兵式操。1958年我国运动员第一次参加世界大型体操比赛。1964年,由于国际体联的原因,我国退出国际体操组织。1978年,我国在国际体操联合会的合法席位,才被重新恢复。1979年,在间隔15年之后,我国体操选手在第2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重露头角。80年代举行的两届奥运会上,我国体操运动员连获佳绩,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体操运动的格局、赛制、规则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的复杂情况下,我国体操界同心协力,在造辉煌,持续稳定地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第5题:

简述国际电视发展的概况和特点。


正确答案: 国际电视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1980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开始通过卫星向邻国电缆电视系统播送新闻,标志着国际电视事业的正式诞生。到20世纪末,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开办官方、半官方的国际电视台,商业性的国际电视台更有上百个之多。
同国际广播相比,国际电视的发展进程有两个明显特点:
①民办先行,官办后上。国际电视是民办的商业台首先兴起,至今它们仍是这一领域的主力,政府掌管的国际电视机构是以后才出现的。
②新闻节目与娱乐节目并举。与国际广播以新闻时事为主的做法不同,国际电视的新闻节目固然影响巨大,娱乐节目更是丰富多彩,文化传播的比重比国际广播大得多。

第6题:

简述中国古代报纸产生前的传播手段和传播载体。


正确答案: 非文字载体:
(1)口头传播
(2)旗鼓
(3)烽火
(4)木铎
文字载体:
(1)甲骨
(2)青铜器
(3)刻石
(4)竹简和帛
(5)露布

第7题:

简述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征中国古代商业发展。


正确答案: 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1、与历史上整个经济重心转移相适应,商业中心也逐渐南移,这一过程,三国南朝始见征兆,唐后期加快发展,到宋代乃告完成。
2、商业活动现主要在城市中进行,后来农村集市贸易逐渐发展,唐时加快,明清时突出,出现了专业性的市集,一直逐渐形成了新兴的市镇。
3、商业开始时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精英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要内容,以后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市场商品种类增加,行业细分,为一般人民所需的农副产品以及城市手工业所生产的大小商品在整个流通界的地位提升。
4、在农村,商品交换开始只是为数不多的,小区域短距离,产销直接见面的余缺调剂,主要商品通过商品远销于农村的只是少数,后来才有较多的种类商品销往农村市场。
5、商业也开始时一般局限于流通领域,到传统社会末期逐渐与生产过程结合,如向小生产者预购、订货、贷款、当包买商等。

第8题:

早在明代中末期出现的《京报》在清代有长足发展,这是政府允许公开出版的民间报纸,《京报》是中国古代报纸发展最成熟的一种形式。


正确答案:正确

第9题: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正确答案: 一原始社会:建筑的低级阶段,建筑体系萌芽.1两种代表建筑类型:(1)黄河流域的木骨泥墙建筑(2)长江流域的干阑式建筑2著名建筑遗址:(1)浙江余姚河母渡建筑遗址(2)西安半坡村文化遗址
二奴隶社会1夏商时期(1)建筑体系逐渐成长:出现夯土台宫殿,城市.陵墓均有发展,夯土技术成熟.(2)著名建筑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和二号宫殿遗址2西周(1)出现等级制度(2)建筑技术发展:瓦的发明(3)著名建筑遗址:陕西歧山凤雏村遗址3春秋时期:由于铁器和耕牛的使用,社会生产力水平有很大提高。贵族们的私田大量出现,随之手工业和商业也相应发展,相传著名木匠公输般(鲁班),就是在春秋时期涌现的匠师。春秋时期,建筑上的重要发展是瓦的普遍使用、砖的应用和作为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或称台榭)的出现。
三封建社会1战国时期:战国时,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那时手工业发展,城市繁荣,规模日益扩大,出现了一个城市建设高潮,如齐的临淄、赵的邯郸,魏的大梁,都是工商业发达的大城市,又是诸侯统治的据点。农业和手工业进步的同时,建筑技术也有了巨大发展,特别是铁制工具——斧、锯、锥、凿等的应用,促使木架建筑施工质量和结构技术大为提高。筒瓦和板瓦在宫殿建筑上广泛应用,并有在瓦上涂上朱色的做法。装修用的砖也出现了。尤其突出的是在地下所筑墓室中,用长1米,宽约三、四十厘米的大块空心砖作墓壁与墓底,墓顶仍用木料作盖。可见当时制砖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2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前221年),大力改革政治、经济、文化,统一法令,统一货币与度量衡,统一文字,修驰道通达全国,并筑长城以御匈奴。这些措施对巩固国家政权起了一定作用。而由于国家统一,便可以集全国之人力物力与六国成就,在咸阳修筑都城、宫殿、陵墓。历史上著名的阿房宫、骊山陵、至今遗迹犹存。整个汉代(前206—公元220年)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建筑产生显著进步,形成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又一个繁荣期。它的突出表现是木架建筑渐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而砖石建筑利于保存的特点,使许多遗址存在至今。我国的石建筑主要是在两汉——尤其是东汉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贵族官僚们除了用砖拱做规模巨大的墓室外,还在岩石上开岩墓,或利用石材砌筑梁板式墓或拱券式墓。3三国.晋.南北朝时期:从东汉末年经三国,两晋到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政治不稳定、战争破坏严重、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的一个阶段。在这300多年间,社会生产的发展比较缓慢,在建筑上也不及两汉期间有那样多生动的创造和革新。但是,由于佛教的传入引起了佛教建筑的发展,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
另外,在秦汉时期兴起的自然山水式风景园林也有很大发展。同时,由于西北少数民族大量移入中原,带来了不同生活习惯,使建筑室内高度得以提高。4隋:隋朝(581~618)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战乱和南北分裂的局面,为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但由于隋炀帝的骄奢淫逸、穷兵黩武,隋朝很快就灭亡了。建筑上主要是兴建都城——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以及大规模的宫殿和苑囿,并开凿南北大运河、修长城等。大兴城是隋文帝时所建,洛阳城是隋炀帝时所建,这两座城均被唐朝所继承,进一步充实发展为东西二京,也是我国古代宏伟、严整的方格网道路系统城市规划的范例。其中大兴城又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城市。隋代留下的建筑物有著名的河北赵县安济桥(又称赵州桥)。它是世界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或称空腹拱桥),大拱由28道石券并列而成,跨度达37米。这种空腹拱桥不仅可减轻桥的自重,而且能减少山洪对桥身的冲击力,在技术上、在造型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瑰宝。负责建造此桥的匠人是李春。

第10题:

简述手机的发展概况。


正确答案:(1)模拟式手机
模拟式手机泛指第一代移动通信的终端设备。第一代移动通信俗称“本地通”,多采用TACS制,频分多址(FDMA.方式。TACS制于1985年由英国提出并投人商用运营。
(2)数字式手机
现在正处于移动通信的第二阶段,数字式手机泛指第二代移动通信的终端设备。第二代数字式手机,俗称“全球通”,始于1980年,欧洲各国为了创造一个统一的、完整的泛欧蜂窝移动通信网,联合了20多个国家的电信营运商、研究所和生产商组成标准化委员会。1982年,在欧洲邮电协会(CEPT)组织内设立了移动通信特别小组(GSM),开发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1987年在多址技术、语音编码技术及数字调制方面取得一致意见,进人20世纪90年代,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在欧洲研制成功并投人商用。
(3)第三代手机(3G手机)
第三代手机以能达到3G频段为主要特征。用的第三代手机已经问世,主要采用CDMA2000技术。显然,它必须与第三代移动通信相适应,第三代手机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①不仅能传送语音信号,也为传递图像信号奠定了基础。
②手机中可加装微型摄像头,可实时拍摄景物,使可视通信成为可能,可随意拨打可视电话。
③由于通频带拓宽,通过无线电网络技术,能轻松地上网,能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能下载网上文件和图片,实现多媒体通信。因此具有“掌上电脑”之称。
④手机与商务通浑然一体,能以手写体录人文字。
(4)第四代手机
第四代移动电话机的4G技术已经问世。美国AT&T实验室正在研究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其研究的目标是提高手机访问互联网的速率。目前,手机上网的连接速率大约为调制解调器的1/4,而采用4G技术的连接速率一开始就能达到拨号调制解调器的十几倍,但现在还不能将这种技术转向实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