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鲁迅杂文《春末闲谈》的艺术特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鲁迅杂文《春末闲谈》的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说理形象化。《春末闲谈》一文暴露统治阶级为实现其黄金世界的理想施行各种麻痹术,以自然界中的细腰蜂作比,分析其异同。鲁迅借谈细腰蜂,说明古今中外的统治者虽有细腰蜂之志,却无细腰蜂之术的道理,他们妄想永远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寻找像细腰蜂的“神奇的毒针”那样的“奇妙的药品”,但结果总是失败。
丰富的知识性和生动的趣味性。文章题名“闲谈”,思路无拘无束,结构活泼富于变化,细腰蜂和青虫的传说,中外古今各种事例的旁征博引,使文章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和生动的趣味性,在“闲谈”中阐发了深刻的思想,借“闲谈”来谈社会复杂的阶级关系、阶级统治等重大问题。语言幽默风趣,好用反语,令人在开颜一笑中受到思想启示和感情陶冶。文中写道:“当长夏无事,遣暑林荫,瞥见二虫一拉一拒的时候,便如睹慈母教女,满怀好意,而青虫的宛转抗拒,则活像一个不识好歹的毛鸦头”,写得极富情趣而令人捧腹释然。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析《春末闲谈》的知识性、趣味性特点。


正确答案: 丰富的知识性体现在文章的实例中,有中外历史文化知识,中外古今的各种麻痹术等;有自然科学知识,文学知识。
生动的趣味性既来自于知识性,又得力于作者生动有趣的叙述。这些有趣的知识经作者剖析,增强了文章的理趣。
知识性和趣味性都服务于文章的中心思想,都为论争“统治者的一切麻痹术都是不能十分奏效的”这一中心论点,使中心思想的论证严密而充分,说理透彻生动,在趣味盎然中使读者得到思想的启迪和感情的陶冶。

第2题:

鲁迅散文诗集《野草》的第一篇是()

  • A、《春末闲谈》
  • B、《拿来主义》
  • C、《忆韦素园君》
  • D、《秋夜》

正确答案:D

第3题:

鲁迅的随笔名篇有()

  • A、《灯下漫笔》
  • B、《春末闲谈》
  • C、《乌篷船》
  • D、《看镜有感》

正确答案:A,B,C

第4题: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征是()、()和()。


正确答案:形象性;抒情性;讽刺性

第5题:

鲁迅的《春末闲谈》收入下列哪一杂文集()

  • A、《三闲集》
  • B、《坟》
  • C、《热风》
  • D、《华盖集》

正确答案:B

第6题:

下列文章出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的有()。

  • A、《二十四孝图》
  • B、《阿长与山海经》
  • C、《藤野先生》
  • D、《春末闲谈》

正确答案:A,B,C

第7题:

鲁迅论证对待外国文化、外国事务所应持有的正确态度的杂文名篇是()

  • A、《秋夜》
  • B、《“友邦惊诧”论》
  • C、《拿来主义》
  • D、《春末闲谈》

正确答案:C

第8题:

《春末闲谈》在文体上属于()

  • A、杂文
  • B、散文诗
  • C、谈话记录
  • D、寓言故事

正确答案:A

第9题:

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


正确答案: (一)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的特色
认为社会只有在这种不断批判中才得以进步,要求人的个体精神独立与自由,他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任何形式、任何范围的对人的奴役与压迫。这种难以置信的批判广度,以及为人所难以接受的批判的深刻性和尖锐性,是根源于他的“立人”的理想与彼岸关怀。
(二)在“反常规”的“多疑”思维烛照下批判的犀利与刻毒
他的批判锋芒始终对准人,人的心理与灵魂。他最为关注并且要全力揭示的正是人们隐蔽的甚至自身也未必完全自觉意识的心理状态。他的“推背式”的思考方法,深刻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步,自然也是刻毒。他的杂文思维是非规范化的。常另辟蹊径,别出心裁,打开全新的思路。他杂文的犀利刻毒还在于他的同样违反“常规”的联想力(想象力)。
(三)杂文思维中的“个”与“类”
勾画个与类统一的类型形象,可以说是他杂文基本的艺术手段。他不对某人做出全面评价,而是将某人一时一地的言行作为一种典型现象来加以解剖,“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只抓住具有普遍意义的某一点,而有意排除了为这一点所不能包容的某人的其他个别性,特殊性,从中提炼出一种社会类型,“没有私敌,只有公仇”。
(四)杂文的主观性
他的杂文是由某一外在客观人事引发的,但它所关注与表现的,却是作者自己的主观反应。一切客观人事都是要通过他主观心灵的过滤折射,才成为他的杂文的题材。读者能够透过杂文里的描述与抒写,看到活生生的他。
(五)自由创造的杂文语言
杂文的语言是自由无拘而极富创造力的。自如地驱遣中国汉语的各种句式,把汉语的表意、抒情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另一方面,杂文的语言又是反规范的,他仿佛故意地破坏语法规则,违反常规用法,制造一种不和谐的“拗体”,以打破语言对思想的束缚,同时取得荒诞奇峻的美学效果:这都是鲁迅为表达自己对外部事物的独特反应、内心世界的“离奇和荒芜”所需要的。

第10题:

()曾经与鲁迅合作撰写14篇杂文,既活用鲁迅的杂文笔法,又凸显了犀利、明快、辛辣的特点。他的杂文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是除鲁迅之外的第一人。


正确答案:瞿秋白